[发明专利]一种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砂体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2695.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曲波;李子伟;潘自强;徐贵来;柯丹;马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砂岩 铀矿 勘查 中的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快速有效识别砂体的发育情况及展布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砂岩型铀矿因砂体与围岩物性差异小,其识别难度较大。常规的地球物理电(磁)勘探法识别精度较低,无法区分砂泥岩的互层情况;传统地震勘探法中的地震相特征识别法,受个人经验影响较大,识别特征不统一,且精准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砂体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精确、快速、经济地识别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砂体的发育情况及展布特征。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砂体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集一条地震处理剖面的纯波数据;
(2)采集该地震剖面附近的钻井的测井数据,计算密度和声波的异常衬度值;
(3)对密度数据和声波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4)利用步骤(3)中滑动平均处理后的密度和声波测井数据,建立地震反演计算的初始模型;
(5)使用基于模型反演法对该地震剖面的波阻抗数据进行反演计算,获取该地震剖面的波阻抗数据;
(6)根据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波阻抗数据确定砂岩型铀矿区。
所述的步骤(1)中通过地震仪采集地震野外实测数据,对地震野外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地震纯波数据。
所述的步骤(2)中的测井数据通过测井仪在井中采集,测井数据的采集过程是使用测井仪的参数探头向井下滑动,每隔0.05m测定一个数据。
所述的步骤(2)中密度数据和声波数据的异常衬度值C如以下公式所示:C=a/b。
所述的步骤(2)之后还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删除异常衬度值大于3和小于0.2的采样点的数据。
所述的步骤(3)中的密度数据的3点或5点滑动平均处理分别如以下公式所示:
①密度3点滑动平均公式:dden(i)=(dden(i-1)+dden(i)+dden(i+1))/3;
②密度5点滑动平均公式:dden(i)=(dden(i-2)+dden(i-1)+dden(i)+dden(i+1)+dden(i+2))/5。
所述的步骤(3)中的声波数据的3点或5点滑动平均处理分别如以下公式所示:
①声波3点滑动平均公式:dson(i)=(dson(i-1)+dson(i)+dson(i+1))/3;
②声波5点滑动平均公式:dson(i)=(dson(i-2)+dson(i-1)+dson(i)+dson(i+1)+dson(i+2))/5。
所述的步骤(4)中的采用低频趋势法建立反演的约束模型。
所述的步骤(5)中各层的波阻抗数据公式如下:
Rj=(ρj+1Vj+1-ρjVj)/(ρj+1Vj+1+ρjVj)
其中,Rj为第j个界面上的反射系数,ρj+1Vj+1为第j+1层的波阻抗,ρjVj为第j层的波阻抗。
所述的步骤(6)中将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波阻抗数据减去门槛值,大于等于零的标记为砂岩型铀矿区的砂体,小于零的标记为泥岩。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使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法反演砂岩型铀矿勘查的地震数据,依据地质体岩石的波阻抗特性,识别砂体信息。本发明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和地震剖面具有较好的横向连续性的特点,将砂岩型铀矿地震剖面转换成岩性剖面,有效地评价了地震剖面的砂体的分布规律。结合地震波阻抗反演法的优势,达到精确、快速、经济地识别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砂体的发育情况及展布特征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晶膜的镀膜方法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固定陶瓷插芯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