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62641.7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5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丁鹏;施利毅;赵昱;唐圣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G02B5/20;G02B1/10;B32B27/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屏蔽 功能 扩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扩散膜,特别是一种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
背景技术
扩散膜是一种可以将点、线光源转换成线、面光源具备光扩散功能的薄膜。当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及散射的现象,如此便造成了光学扩散的效果,属于光学薄膜。扩散膜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LED 灯等领域。
传统的扩散膜主要是偏向于将光扩散,即在基体中加入光扩散粒子,而没有考虑到提高其蓝光屏蔽的性能。随着LED产业的发展,LED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LED灯的光源发射的白光之所以能够形成主要是靠450~455nm波长的蓝光激发荧光粉,其中波长越低击发能力越强。通常LED光源的出厂波长控制在500nm之内,一般是450~455nm或455~460nm,都属于辐射伤害最强的区段。如果波长变大,那么激发荧光粉的能力就下降,发光效率就会降低。生产厂家为了追求亮度,通常会加强LED光源的蓝光强度,人眼如果长期看这样的光源,难免眼睛会受到蓝光伤害。另外,还有一点,LED灯点灯的时间越长,光源中的荧光粉衰减越快,结果就会导致人眼接触的蓝光波段的光照越来越强烈,从而对人眼造成伤害。所以,长期在含有蓝光的LED灯下工作,容易让人产生头晕眼花、不舒服的感觉,甚至会造成眼晴伤害,使得患眼病的机率会有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好、成本低、环保并且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包括基体材料层、光扩散层和蓝光屏蔽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基体材料层的两个表面分别设置有所述光扩散层和蓝光屏蔽层;其中所述光扩散层是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有有机硅树脂球形微粉,其厚度占整个膜厚度的5-20%,所述的有机硅树脂球形微粉的质量占光扩散层总重量的0.5-2%;所述蓝光屏蔽层是在基体材料中均匀分散有蓝光屏蔽粒子,其厚度占整个膜厚度的5-20%,所述蓝光屏蔽粒子的重量占蓝光屏蔽层总重量的0.5-2%。
所述基体材料为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PP)中的一种。
所述有机硅树脂球形微粉包括未经表面修饰的有机硅树脂微球、由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的硅微球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蓝光屏蔽粒子为由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饰的硅微球。
本发明的光扩散膜具有雾度高、光线透过率适中且雾度和光线透过率稳定性好,并具有蓝光屏蔽的效果。在制备过程中不使用溶剂、环保,同时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极大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蓝光屏蔽功能的光扩散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采用的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的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请参见中国专利 光扩散剂、光分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210111185.4)。使用硅树脂微球作为添加剂的光扩散材料的制备工艺请参见中国专利 适用于LED 灯罩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210040103.1)。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饰的硅微球的制备方法请参见中国专利 一种蓝光屏蔽光扩散剂及制备方法(与本专利同时递交审核)。
参见图1,本发明的抗蓝光的光扩散膜,包括基体材料层2,其一侧表面设有光扩散层1,另一侧表面设有蓝光屏蔽层3,光扩散层1和蓝光屏蔽层3均由基体材料分别复合以扩散粒子和抗蓝光粒子而成。其中,光扩散层中的扩散粒子的重量占光扩散层总重量的0.5-2%,蓝光屏蔽层中的蓝光屏蔽粒子的重量占蓝光屏蔽层总重量的0.5-2%。光扩散层1和蓝光屏蔽层3分别占整个膜厚度的5-20%。整个三层的光扩散蓝光屏蔽膜,采用三层共挤出双向拉伸制备而成。
其中光扩散层1含有的扩散粒子为有机硅树脂球形微粉,即为由纳米二氧化钛修饰的硅微球、日本信越生产的KMP-590、KMP-470 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扩散粒子的粒径为1.5μm-2.2μm。蓝光屏蔽层3含有的蓝光屏蔽粒子为由稀土元素氧化物修饰的硅微球,蓝光屏蔽粒子粒径为1.5μm-2.2μm。
下表列出了基体材料使用PC时的具体实施例及透光率和雾度的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6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铣刀分度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止动装置的单边导轨结构线纹尺检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