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2232.7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3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石;张池;刘春;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靖龙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B5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记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同位素标记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西他列汀的药用形式为磷酸西他列汀一水合物,白色到类白色结晶性非吸湿性粉末。化学名称为(3R)-3-氨基-1-[3-(三氟甲基)-5,6,7,8-四氢-1,2,4-三唑并[4,3-a]吡嗪-7-基]-4-(2,4,5-三氟苯基)丁-1-酮,分子量是407.32,分子式为C16H15F6N5O,结构式如下:
氘是氢的一种非放射性同位素,符号为D。在自然界中氘的同位素丰度约为0.016%。氘标记化合物是稳定同位素标记化合物,它是将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或部分氢原子用氘原子取代的化合物。氘标记化合物在生物医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可以获得药物代谢途径、代谢机理以及动力学方面的参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的工业指南中指出新药研究中,药物代谢安全评价须使用同位素标记技术。
目前,还没有西他列汀的同位素标记物制备方法的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得率高,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合成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水合肼,在极性非质子溶剂中,首先与三氟乙酸乙酯进行胺解反应得到三氟乙酸乙酰肼,然后再与氯乙酰氯反应制得化合物Ⅰ(二酰肼),其结构式为;
(2)取步骤(1)制备得到化合物Ⅰ,在三氯氧磷中进行关环反应,制得化合物Ⅱ(氧二氮杂茂);其结构式为;
(3)取步骤(2)所得的化合物Ⅱ与乙二胺-D4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加入非极性溶剂,得到化合物化合物Ⅲ;
其结构式为;
(4)取步骤(3)得到的化合物Ⅲ,加入到盐酸甲醇中,搅拌下进行关环反应,得到化合物Ⅳ(三氮唑);其结构式为;
(5)取2,4,5-三氟苯乙酸、丙二酸环亚异丙内酯和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冰浴冷却,然后滴加入特戊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V;其结构式为;
(6)取步骤(4)制备得到的化合物Ⅳ与步骤(5)制备得到的化合物Ⅴ加热反应制备得到化合物Ⅵ;其结构式为;
(7)取步骤(6)制备得到的化合物Ⅵ与浓氨水反应制得化合物Ⅶ(烯胺),然后取化合物Ⅶ在甲醇中用还原剂还原为化合物Ⅷ(胺),化合物Ⅶ和化合物Ⅷ的结构式分别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水合肼与三氟乙酸乙酯进行胺解反应温度为1℃至25℃,质量用量比为1~1.5:5;所述的三氟乙酰肼与氯乙酰氯反应温度为0℃至20℃,反应的摩尔用量比为1~5: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1)所述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为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乙腈、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溶剂;最优选为四氢呋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2)所述的化合物Ⅰ在三氯氧磷中关环的反应温度为10~120℃。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作为更优选方案,关环的反应温度为100度。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3)化合物Ⅱ与乙二胺-D4反应的温度为-50℃至25℃,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作为更优选方案,化合物Ⅱ与乙二胺-D4反应的温度为-20℃;
步骤(3)中所述的非极性溶剂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或异丙醚。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化合物Ⅱ与乙二胺-D4反应的质量用量比为0.5~2:1。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得到化合物Ⅱ与乙二胺-D4反应的最佳摩尔用量比0.8:1,具有高的反应效率,得到的产物纯度高。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氘标记西他列汀的制备方法,步骤(6)化合物Ⅳ与化合物Ⅴ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温度为10~120℃。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作为更加优选的方案,化合物Ⅳ与化合物Ⅴ反应温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靖龙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靖龙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2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