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62063.7 | 申请日: | 2014-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9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张志林;王子兴;蒋雪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7/00 | 分类号: | B01D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持续 生产 蒸发 材料 提纯 装置 | ||
1.一种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内管(2),真空封头(3),推拉杆(4),匀料盘(5),带缺口的第一刮料盘(6),第二刮料盘(7),第三刮料盘(8),第四刮料盘(9),阻气盘(10);所述外管(1)上有进料管(1-1),第一出料管(1-2),第二出料管(1-3),第三出料管(1-4),第四出料管(1-5),进气管(1-6)和抽气管(1-7),所述内管(2)的直径比外管(1)小,能够套在外管(1)里面紧密配合,并在外管(1)的各出口处都有相应的开孔;所述真空封头(3)连接在外管(1)的开口端,在真空封头(3)中心有一个与其真空密封的推拉杆(4),所述推拉杆(4)上依次连接有匀料盘(5),第一刮料盘(6),第二刮料盘(7),第三刮料盘(8),第四刮料盘(9),阻气盘(10);所述进料管(1-1)上依次连接第一真空阀门(11-1),进料装置(12),第一真空接头(13-1)和原料瓶(14);所述第一出料管(1-2)依次连接第二真空阀门(11-2),第二真空接头(13-2)和不挥发料瓶(15);所述第二出料管(1-3)依次连接第三真空阀门(11-3),第三真空接头(13-3)和精料瓶(16);所述第三出料管(1-4)依次连接第四真空阀门(11-4),第四真空接头(13-4)和中温料瓶(17);所述第四出料管(1-5)依次连接第五真空阀门(11-5),第五真空接头(13-5)和低温料瓶(18);在外管(1)的外面有三个独立的能够控温的加热炉丝,以形成三个温区分别为第一温区(19),第二温区(20),第三温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1)和内管(2)是由高温玻璃、石英玻璃、高温陶瓷、不锈钢、钼或钛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封头(3)和推拉杆(4)是由不锈钢、钼或钛材料制成,其真空密封处使用真空胶圈或真空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匀料盘(5)是由不锈钢,钼,钛或高温合金制成;所述匀料盘(5)中间有一个连接推拉杆(4)的第一连接套孔(5-4),周边有与内管(2)相贴近的第一刀口(5-1),内部有若干第一通气孔(5-2),顶部有一个第一缺口(5-3),第一缺口(5-3)的位置与第一刮料盘(6)的第二缺口(6-5)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带缺口的第一刮料盘(6)是由不锈钢,钼,钛或高温合金制成;所述第一刮料盘(6)中间有一个连接推拉杆(4)的第二连接套孔(6-4),周边有与内管(2)相贴近的第二刀口(6-1),内部有若干第二通气孔(6-2),在第一刮料盘(6)的另一面有一个与内管(2)上的进料管(1-1)相对应的第一挡板(6-3),与此第一挡板(6-3)的对面有一个第二缺口(6-5),所述第一刮料盘(6)与推拉杆(4)固定的位置是使第一挡板(6-3)的位置与进料管(1-1)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刮料盘(7),第三刮料盘(8),第四刮料盘(9)相同,是由不锈钢,钼,钛或高温合金制成;所述第二刮料盘(7)中间有一个连接推拉杆(4)的第三连接套孔(7-4),周边有与内管(2)相贴近的第三刀口(7-1),内部有若干第三通气孔(7-2),在第二刮料盘(7)的另一面有一个与内管(2)上的第一出料管(1-2)相对应的第二挡板(7-3),所述第二刮料盘(7)与推拉杆(4)固定的位置是使第二挡板(7-3)的位置与第一出料管(1-2)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生产可蒸发材料的管式提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气盘(10)是由不锈钢,钼,钛或高温合金制成的实心盘,阻气盘(10)中间有一个连接推拉杆(4)的第四连接套孔(10-4),周边有与内管(2)相贴近的第四刀口(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20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管盖的压铸模具
- 下一篇:一种具有U型排气块电机盖压铸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