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1444.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0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刘艳秋;蔡宇;张家斌;朱建华;詹学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6;C08F2/30;A01N25/3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农药 分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分散剂,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以来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以占世界 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正由农药生产大国向农药生产强国迈进。
目前,我国已有农药剂型五十多种,制剂近千种,乳油、粉剂等污染较严重的制剂还占有相当比例。乳油具有配制相对容易、制剂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等优点,成为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剂型,但是乳油中含有大量的甲苯和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既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又浪费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可湿性粉剂约占农药制剂总量的四分之一,虽然不使用有机溶剂,但其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粉尘飞扬,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污染环境。
当今世界,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性关注,随着农药公害问题和人们对生存环境关注的日益突出,农药化学家们正密切地关注着环境污染问题,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研究探索减少这种污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通过制剂技术的创新谋求降低化学农药所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农药剂型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新型水基制剂品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为了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自“十一五”以来相继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削减或限用高毒农药品种,降低乳油、可湿性粉剂所占农药制剂比例,开发和推广新剂型的生产和应用技术,朝着水性化、粒状化、缓释、多功能、省力化和环保型的方向发展,其中水悬浮剂(SC)、水乳剂、水分散粒剂(WDG)成为当今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农药无公害化的有效途径。
在当代农药加工基本剂型以及应用技术中,分散剂是最为重要的农药助剂之一。我国在农药 WDG 领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专用助剂基本上延用了 WP 和 SC 中采用的助剂,或采用国外配方及全套国外的助剂,造粒工艺设备落后,且商品化的品种少,产品的各项理化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有较大差距,其瓶颈是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分散剂。因此,新型、高效分散剂的研发及应用已成为农药助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传统的分散剂如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木质素磺酸盐等虽具有一定的分散稳定作用,但由于分子量偏低、功能基团分布不合理、环境相容性差等原因,使得到的农药水悬浮体系分散稳定性较差。聚合物分散剂,又称超分散剂或高分子分散剂。最早为解决颜料颗粒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问题而开发,克服了无机分散剂容易带入杂质离子和有机小分子分散剂吸附不牢固、分散稳定性差的缺点,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涂料、油墨、印染、塑料填充、陶瓷分散、水泥分散、软磁材料等领域。
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家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聚羧酸盐分散剂了。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已将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作为农药环保型专用助剂进行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因此,推广应用聚羧酸盐分散剂也是提高我国农药助剂质量的必然要求。
然而现有的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制备时普遍采用溶液聚合,溶液聚合具有聚合热易扩散,聚合反应温度易控制;以溶液方式直接成品;并且水溶液聚合是用水作溶剂,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等优点。但是溶液聚合还存在着聚合速率慢,产物分子量较低,将其配制成农药制剂时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均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农药制剂的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的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羧酸盐农药分散剂,该分散剂由单体在引发剂和乳化剂的作用下通过乳液聚合制备得到,所述单体由单体A、单体B和单体C组成;
单体和乳化剂的总质量按100%计,各单体与乳化剂按质量百分比计采用以下配比;
单体A 10-60%
单体B 0-70%
单体C 10-60%
乳化剂 3-20%;
所述单体A选自丙烯酸,α-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马来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太化化工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4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碳纳米管阵列向金属衬底转移的方法
- 下一篇:橡胶组合物与高尔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