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滚底炉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161115.9 | 申请日: | 2014-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乔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乔家炉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9/08;C21D1/26;C21D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3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式滚底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用于无缝钢管、焊管和汽车的零配件退火及正火热处理的连续式滚底炉。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我国汽车总产量保持12%-15%的年均增速发展。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销售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汽车的生产的配件都需要酸洗,从而由酸洗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现在针对汽车零配件的生产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特别是有色金属和不锈钢管,既要求不能造成成品表面发黑,又要求不能使环境遭到破坏,故急需开发出一种无需酸洗的热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连续式滚底炉,其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免酸洗,对环境的零污染,适用的行业广,其中特别是有色金属、不锈钢管和汽车的零配件等行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式滚底炉,包括支架和PLC系统,支架依次设有的进料系统、加热系统、冷却系统和出料系统,支架上设有变频电机;
所述的进料系统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输送辊,至少两根第一输送辊架设在支架上部的一侧;
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炉体、加热模块、保温层,压力调节阀、至少两根第一耐热辊、耐热风扇、第一排气管,至少两根耐热辊架设在加热炉体内侧的中部,保温层固定在加热炉体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加热模块通过螺接固定在保温层上,压力调节阀设置在热炉体上部的一侧,且固定在保温层中,第一排气管设置在压力调节阀一侧的加热炉体外部,耐热风扇设置在加热炉体中;
第一排气管和压力调节阀相连通;
冷却系统包括冷却炉体、至少两根第二耐热辊、第二排气管、设有喷气头的高速喷气管和由循环水管组成的水循环装置,至少两根第二耐热辊设置在冷却炉体的中部,所述的循环水管安插在冷却炉体中,高速喷气管设置在冷却炉体的下部,且高速喷气管的喷气头延伸至第二耐热辊的下方,第二排气管设置在冷却炉体的一侧,且与冷却炉体内部相通;
所述的出料系统包括至少两根第二输送辊和推动装置,至少两根第二输送辊架设在支架上部的另一侧,推动装置设置在至少两根第二输送辊下方的支架上;
加热炉体和冷却炉体的下方均设有杂物清除口,且加热炉体和冷却炉体的内部均设有压力检测探头和温度检测探头;
第一输送辊、第一耐热辊、第二耐热辊和第二输送辊均与变频电机轴向连接;
变频电机、加热模块、压力调节阀、耐热风扇、高速喷气管、压力检测探头和温度检测探头均与PLC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送辊、第一耐热辊、第二耐热辊和第二输送辊的数量均为两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以下作用:
1、本设备适用于有色金属行业、铜材行业、不锈钢管等光亮热处理。
2、传动采用托辊式同步传动,变频调速、平稳、可靠。
3、炉膛上装有强力搅拌风扇,电热元件布置合理,炉内温度和气氛分布均匀,从而得到了优质的产品。
4、强冷区采用高速喷流冷却系统,增强工件的冷却效果,保证管在规定时间内冷却。
5、支承轴承为特殊耐高温轴承,输送平稳,保证了使用寿命。
6、炉膛下方设计有杂物清除口,以便保持炉内清洁,提高质量。
7、生产线具备完整可靠的电气自动控制、安全连锁和报警等功能。
8、电气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配合计算机对生产线进行监控。
9、自动程度高、无环境污染、处理后零件表面光洁、硬度均匀无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连续式滚底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支架 11.变频电机 21.第一输送辊 31.加热炉体 32.加热模块 33.保温层 34.压力调节阀 35.第一耐热辊 37.第一排气管41.冷却炉体 42.第二耐热辊 43.高速喷气管 51.第二输送辊52.推动装置 6.第二排气管 7.循环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乔家炉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乔家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11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艺术智能茶艺机
- 下一篇:一种刺绣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