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大型螯合树脂塔节水的二次盐水精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60800.X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2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闻科科;李岩;康建忠;王伟红;吴政高;单明月;万阳;覃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46 | 分类号: | C25B1/46;C25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树脂 节水 二次 盐水 精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行业的氯化钠溶液(即二次盐水)精制,具体涉及使用螯合树脂塔去除氯化钠溶液中杂离子的二次盐水精制工艺,是一种节水的二次盐水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烧碱生产工艺主要是离子膜电解槽制烧碱工艺,进入离子膜电解槽的原料氯化钠溶液必须经过二次盐水精制。当前的二次盐水精制方法主要是使用螯合树脂塔去除氯化钠溶液中的杂离子。螯合树脂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必须离线将塔内的螯合树脂进行疏松和再生。螯合树脂的疏松和再生需要使用较多的纯水。以处理240m3/h氯化钠溶液的二次盐水工艺系统为例,一个再生周期(24小时)内螯合树脂塔使用的纯水量约225m3,其中约130m3 与再生用酸和碱液混合成为废水,95m3与精盐水混合成为回收淡盐水。
2005年以后,小规模的装置很少出现,二次盐水精制工艺中的螯合树脂塔装置也越来越大。二次盐水装置耗水量大的缺点更加突显。尤其近些年来国家紧抓节能减排,现有工艺成熟于很多年以前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螯合树脂塔二次盐水精制工艺节约纯水的方法,显著减少了直径超过800mm的大型化螯合树脂塔纯水消耗量大的问题,同时本发明优化了排液和螯和树脂再生方式,降低了回收淡盐水和废水的生成量,提升了螯合树脂再生效果,降低螯合树脂的破碎率减少了螯合树脂的消耗。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I、采用3螯合树脂塔工艺,1螯合树脂塔A、2螯合树脂塔B、3螯合树脂塔C,其中两塔在线运行,一塔(以3螯合树脂塔C为例)离线再生;
II、 压缩空气通过4压缩空气控制阀按照设定的时序分别由3螯合树脂塔C上部的5气体分布器和下部的6气体鼓泡器进入螯合树脂塔完成螯合树脂的再生;
III、 在Ⅱ中,精盐水的回收、螯合树脂的疏松、碎树脂的吹出、酸再生液的排放、碱再生液的排放与螯合树脂的再生同步完成;
IV、 1螯合树脂塔A、2螯合树脂塔B与3螯合树脂塔C一样在上部有5气体分布器,在下部有6气体鼓泡器,可以以Ⅱ中的方式完成螯合树脂的再生;
V、 压缩空气要求为中低压,无尘无油的气体。输送管道材质为不锈钢304及以上,与氯化钠溶液可能有接触的部分使用钛材。管路上可以设置压力表、流量计等优化控制。
本发明所展示的方法其效果在于:工艺使用的压缩空气借用原有的工艺管道,在不增加原有管道上自控阀门的情况下可以由原工艺设备-螯合树脂塔的上下管口进入螯合树脂塔。由上管口5气体分布器进入螯合树脂塔的压缩空气可以排除树脂塔中的精盐水和再生用酸碱,替换了以前使用的纯水,大大减少了纯水的消耗。而且,由压缩空气彻底替换大流量纯水反洗松动树脂的步骤,本步骤不仅可以极大降低纯水的使用,也使疏松树脂的效果更加完美,极大提高了树脂再生效果。在酸再生和碱再生过程中,由树脂塔的下部管口6气体鼓泡器通入压缩空气起到扰动混合作用,使树脂再生更充分,解决了树脂再生不完全的问题。使用压缩空气替代纯水排液,使再生周期内的精盐水直接进入精盐水罐,不再产生回收淡盐水降低了能耗,同理也减少了螯合树脂再生用酸碱废水的排放。纯水的节约、废水量的减少大大降低了工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大型螯合树脂塔节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螯合树脂塔再生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离子膜电解槽使用的氯化钠溶液必须经过二次盐水精制系统去除Ca、Mg等金属杂离子,该本系统主设备为3台螯合树脂塔及周边配套管线,如图1所示。系统正常操作时,3塔中的任意两塔在线运行,另一塔离线再生。
如本发明的图1所示,1螯合树脂塔A、2螯合树脂塔B在线运行,来自前段工序的氯化钠溶液依次经过两塔之后即可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使用。3螯合树脂塔C此时进入离线再生阶段,其工艺流程如本发明的图2所示。
工序8中压缩空气经过4压缩空气控制阀后,由3螯合树脂塔C上管口进入塔内,压缩空气在塔内通过5气体分布器稳定均匀的充满塔,排出塔内的精盐水至后续精盐水槽,本步不仅取消了纯水的使用还使塔内的精盐水直接得到利用,不再产生需要返回前端工序的淡盐水,极大降低了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60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