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的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9645.X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雷刚;贺虎;陈萌炯;韦祎;范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1/05 | 分类号: | H01L3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电池 背面 电路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尤其涉及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航天器绝大部分都采用太阳电池阵进行供电,太阳电池阵上的太阳电池串发出的电能通过电缆输送至航天器内部供航天器使用。传统太阳电池阵的电缆采用多股导线,电缆通过捆扎成束状后固定在基板背面,电缆的一端穿过基板上的小孔和基板正面的太阳电池串相连接,另一端和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相连接。这种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的连接方式存在电缆厚度大的问题,影响太阳电池阵的收拢体积,此外采用多股导线的电缆在和太阳电池串连接时只能采用锡焊的方式,而锡焊点在长期高低温交变的空间环境下容易出现失效,影响太阳电池阵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的连接方法存在连接厚度大而影响收拢体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的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基板正面敷设薄片状的太阳电池焊接盘,在基板背面敷设薄片状的电缆;步骤二、将金属薄片的两端分别与基板正面的太阳电池焊接盘和基板背面的电缆进行焊接。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金属薄片包括连接臂、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第一端连接于连接臂的一端,第二端连接于太阳电池焊接盘;第二支撑臂的一端连接于连接臂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电缆。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连接臂围成U形。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金属薄片是银片、铜片或者可阀合金片。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不超过0.5mm。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金属薄片与基板的侧边之间有空隙。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空隙的宽度小于基板、太阳电池焊接盘和电缆的总厚度的0.5倍。
在进一步方案中,所述金属薄片与太阳电池焊接盘和电缆的焊接方式采用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或者钎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所述太阳电池焊接盘是薄片状,电缆是薄片状以及采用金属薄片连接电缆和太阳电池焊接盘,所以,本发明的连接方式连接厚度小而不会影响太阳电池阵的收拢体积。
2、由于所述金属薄片是U形,所以,金属薄片易于和太阳电池焊接盘、电缆进行焊接。
3、由于所述金属薄片是银片或者铜片,这样,易于焊接而且韧性好,不容易断裂而确保电缆和太阳电池焊接盘的可靠连接。由于所述金属薄片的厚度不超过0.5mm,这样,金属薄片具有较好的柔性便于弯折成形。
4、由于所述金属薄片与基板的侧边之间有空隙,这样,避免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损坏金属薄片。
5、由于采用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或者激光焊接,与锡焊方式相比,可大大提高焊点在长期高低温交变环境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板正面的太阳电池焊接盘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板背面的电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过基板边缘实现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过小孔实现太阳电池阵正背面电路连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焊接盘和太阳电池串直接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太阳电池焊接盘和太阳电池串通过互连片实现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基板1的正面敷设多个薄片状的太阳电池焊接盘2,粘贴在基板正面的太阳电池串11的两端分别和太阳电池焊接盘2相连接。为便于焊接,太阳电池焊接盘2应设置在基板1的边缘。太阳电池焊接盘2采用易于焊接、电阻小、质软、韧性好的金属材料,优选银、铜或者可阀合金,厚度不超过0.5mm。
如图2所示,在基板1的背面敷设薄片状的电缆3,电缆3由多根细长的扁平线芯组成,线芯的一端设置在在基板1的边缘且和基板1正面的太阳电池焊接盘2相对应的位置,另一端沿着垂直电池串的方向直接和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连接或通过过渡电缆4和太阳电池阵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线芯采用易于焊接、电阻小、质软、韧性好的金属材料,优选银、铜或者可阀合金,厚度不超过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未经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