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燃烧分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9337.7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建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燃烧 分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排放领域,特别是一种废气燃烧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热式废气焚烧炉或蓄热式废气焚烧炉内安装燃烧器,用于将燃烧室的温度加热到有机废气VOC的燃烧温度,使有机废气VOC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排放标准。
然而传统的燃烧器气体分布不均匀,导致燃烧不充分,从而火苗不容易点燃。无法更精确的控制燃烧火焰大小,导致因温度不稳定而生成过量的氮氧化物,并且当燃烧室突然进入大量废气时,甚至会发生将火苗吹灭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废气燃烧分解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气燃烧分解装置,包括底面封闭顶端开口的分解腔体1,分解腔体1侧壁上设有废气管道2,分解腔体1的顶端开口处设有电动阀3,分解腔体1内还设有圆环形的挡片4,挡片4的下方设有蓄热分解层8,挡片4处还安装有提拉开关装置。
所述提拉开关装置是由安装在分解腔体1底面处的气缸5、位于挡片上方的菌形阀6、以及连接气缸5和菌形阀6的连杆7三部分构成的。
所述蓄热分解层8和是由陶瓷蓄热层和催化剂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双层结构。
所述菌形阀6的直径要大于圆环形挡片的内圆直径,小于其外圆直径。
所述挡片4的上表面上设有密封垫9。
所述挡片4与分解腔体顶端开口之间设有燃烧器10。
所述分解腔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气管11,且导气管11将挡片4的上方的分解腔体1和挡片4下方的分解腔体1连通。
所述导气管11上色还有气体循环泵12。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废气燃烧分解装置,可充分燃烧分解废气,有效减少空气中工业废气的排放量;在燃烧分解过程中,可利用废气被催化分解是产生的热量进行持续催化分解,降低了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废气燃烧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解腔体;2、废气管道;3、电动阀;4、挡片;5、气缸;6、菌形阀;7、连杆;8、蓄热分解层;9、密封垫;10、燃烧器;11、导气管;12、气体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是本发明所述废气燃烧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废气燃烧分解装置,包括底面封闭顶端开口的分解腔体1,分解腔体1侧壁上设有废气管道2,分解腔体1的顶端开口处设有电动阀3,分解腔体1内还设有圆环形的挡片4,挡片4的下方设有蓄热分解层8,挡片4处还安装有提拉开关装置。其中,所述提拉开关装置是由安装在分解腔体1底面处的气缸5、位于挡片上方的菌形阀6、以及连接气缸5和菌形阀6的连杆7三部分构成的;所述蓄热分解层8和是由陶瓷蓄热层和催化剂层叠加在一起形成的双层结构;所述菌形阀6的直径要大于圆环形挡片的内圆直径,小于其外圆直径;所述挡片4的上表面上设有密封垫9;所述挡片4与分解腔体顶端开口之间设有燃烧器10;所述分解腔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导气管11,且导气管11将挡片4的上方的分解腔体1和挡片4下方的分解腔体1连通;所述导气管11上色还有气体循环泵12。
本技术方案所述的废气燃烧分解装置,其具体实施方案为:
分解腔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分解腔体的高度一般为1m-1.5m,直径为40-80cm。废气管道与分解腔体连通,并焊接在分解腔体表面上。分解腔体的顶端开口处设有电动阀,电动阀上还安装震动器,震动器可定时通过震动清理电动阀。挡片为圆环形,也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挡片的外圆直径与分解腔体的内圆直径相匹配,挡片的外圆焊接在分解腔体内表面上。
气缸和连杆主要用于驱动菌形阀上下移动,在不工作的情况下菌形阀在气缸和连杆的作用下紧压在挡片下表面上,并与挡片下表面的密封垫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结构,在工作的情况下,菌形阀在气缸和连杆的作用下脱离挡片下表面,以便于气体通过。
在挡片下面的分解腔体内侧壁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位于挡片下部分解腔体内的气体温度值,如果温度值低于催化反应进行的标准,则燃烧器点火对气体进行加热,此时电动阀关闭,气体循环泵开始工作,废气通过导气管重新被抽回到挡片下部的分解腔体内与蓄热分解层接触。如果温度值达到催化反应进行的标准,则燃烧器点火停止工作,此时电动阀打开,经过催化分解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从电动阀排出,气体循环泵停止工作,废气在分解腔体内与蓄热分解层接触并被催化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任亮被陶瓷蓄热层吸收以备加温废气进行催化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建,未经曾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节能盒
- 下一篇:回火防止器回火自动开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