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9150.7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徐钢;唐宝强;杨勇平;梁飞飞;刘超;胡玥;刘文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2D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2 排放 除尘 脱硫 余热 利用 一体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燃煤电站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因此我国对燃煤排放污染物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燃煤电厂均安装了除尘和脱硫装置,其中大多数采用是静电除尘和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电厂空气预热器之后的烟气经过静电除尘器脱除其中的粉尘,而经静电除尘器后的烟温可达到120~130℃,如此高温度的烟气会使脱硫冷却水耗大幅增加,且经过湿法脱硫后的烟气温度一般为45~55℃,低温下含饱和水蒸气的净烟气很容易产生冷凝酸,烟气中携带的粉尘以及酸性溶解物聚集在液滴中落到地面形成“石膏雨”,同时造成了电厂PM2.5排放量的增加,并腐蚀尾部烟囱以及生产设备的外皮与保温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电厂低温烟气腐蚀和“石膏雨”现象等问题。
目前电厂预防“石膏雨”现象的主要手段为在湿法脱硫装置后布置湿式除尘器,利用湿式除尘器对脱硫后烟气中的细小微粒进行脱除,该方法虽然能取得较好的捕获效果,但是除尘器出口烟气湿度较大,易对烟囱造成腐蚀,且存在设备造价昂贵和技术不成熟等缺点。可见,在现有技术成熟设备的基础上,改善燃煤电厂除尘系统,强化燃煤电厂除尘效果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PM2.5排放的除尘-脱硫-余热利用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本体1后的尾部烟道2出口与空气预热器3的入口相连,空气预热器3出口与第一烟-水换热器4烟气侧入口相连,第一烟-水换热器4烟气侧出口与第一除尘装置5入口相连,第一除尘装置5出口与引风机6相连,引风机6出口连接至增压风机7入口,增压风机7出口与第二烟-水换热器8烟气侧入口相连,第二烟-水换热器8烟气侧出口连接至脱硫装置9,脱硫装置9烟气出口与第三烟-水换热器10烟气侧入口相连,第三烟-水换热器10烟气侧出口与第二除尘装置11入口相连,第二除尘装置11出口连接至烟囱12底部入口;第一烟-水换热器4水侧通过管道和循环水泵14与第三烟-水换热器10水侧相连;第二烟-水换热器8的水侧进出口分别与8#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进出管道相连;第二除尘装置11灰斗出口经传输装置与脱硫装置9附属的石膏储仓13入口相连。
所述第一烟-水换热器4水侧入口与第三烟-水换热器10水侧出口连接,第一烟-水换热器4水侧入口水温为75~80℃,第一烟-水换热器4水侧出口经过循环水泵14与第三烟-水换热器10水侧入口连接,第一烟-水换热器4水侧出口水温为95~105℃,烟气在第一烟-水换热器4和第三烟-水换热器10中与循环水进行热交换,以精准地控制系统中的烟气温度,得到较好的除尘效果,同时能够降低脱硫的冷却水耗。
所述第一除尘装置5为常规静电除尘器,能够脱除烟气中夹带的大颗粒粉尘。
所述第二烟-水换热器8的水侧入口与凝汽器16的凝结水出口管道相连,第二烟-水换热器8水侧出口连接至8#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出口管道,利用第二烟-水换热器8不但可以加热部分电厂凝结水,使其温度达到7#低压加热器凝结水入口处的温度要求,从而节约汽轮机低压缸的末级抽汽,提高了汽轮机组低压缸的做功能力,而且能够将烟气温度降至65℃,进一步减少了脱硫的冷却水耗。
所述第二除尘装置11为常规静电除尘器,能够脱除因湿法脱硫生成的石膏微粒,石膏颗粒在第二除尘装置11灰斗处进行汇集,然后经传输装置输送到脱硫装置9附属的石膏储仓13,从而有效地预防燃煤电厂的“石膏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