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9135.2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8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树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树钦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29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绿茶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由于多种原因会使得翻炒过程中损伤茶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绿茶的制作工艺,具有操作简单,能够很好使茶的香味保留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摊青、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炒干和分筛;
所述摊青为:把原料摊开,放置3—8小时,使茶叶失水量维持在6—10%;
所述杀青为:在锅温180℃时,投入摊青叶100克,炒1—2分钟后,将锅温降至100℃,即起锅揉捻;
所述揉捻为:手工揉捻,揉紧茶条;
所述解块分筛为:杀青叶经揉捻后易结成块状,通过采用解块机,配置5孔筛网,把揉碎的茶叶筛出;
所述炒干工序包括初烘、包揉和复烘;其中初烘的锅温为305~325℃,时间11~14分钟,至茶叶六成干;复烘的前期锅温为305~325℃,时间11~14分钟,至茶叶八成干;后期锅温为285~295℃,时间41~49分钟,至茶叶九成干;
所述分筛为:茶叶干燥后进行去末、去黄片和分筛,即为成品茶。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复烘后进“辉锅”工序,即在锅温120~130℃,翻炒4.0~4.5小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简单,能够形成大批量生产,为茶农增收;
2)使用本工艺制成的绿茶,能够很好的保留茶的香味,使得泡出的茶芳香回甘。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摊青、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炒干和分筛;
所述摊青为:把原料摊开,放置3小时,使茶叶失水量维持在10%;
所述杀青为:在锅温180℃时,投入摊青叶100克,炒2分钟后,将锅温降 至100℃,即起锅揉捻;
所述揉捻为:手工揉捻,揉紧茶条;
所述解块分筛为:杀青叶经揉捻后易结成块状,通过采用解块机,配置5孔筛网,把揉碎的茶叶筛出;
所述炒干工序包括初烘、包揉和复烘;其中初烘的锅温为325℃,时间14分钟,至茶叶六成干;复烘的前期锅温为325℃,时间14分钟,至茶叶八成干;后期锅温为295℃,时间49分钟,至茶叶九成干;
所述分筛为:茶叶干燥后进行去末、去黄片和分筛,即为成品茶。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在复烘后进“辉锅”工序,即在锅温130℃,翻炒4.5小时。
实施例2
一种绿茶的制备工艺,包括步骤摊青、杀青、揉捻、解块分筛、炒干和分筛;
所述摊青为:把原料摊开,放置8小时,使茶叶失水量维持在6%;
所述杀青为:在锅温180℃时,投入摊青叶100克,炒1分钟后,将锅温降至100℃,即起锅揉捻;
所述揉捻为:手工揉捻,揉紧茶条;
所述解块分筛为:杀青叶经揉捻后易结成块状,通过采用解块机,配置5孔筛网,把揉碎的茶叶筛出;
所述炒干工序包括初烘、包揉和复烘;其中初烘的锅温为305℃,时间11分钟,至茶叶六成干;复烘的前期锅温为305℃,时间11分钟,至茶叶八成干;后期锅温为285℃,时间41分钟,至荼叶九成干;
所述分筛为:茶叶干燥后进行去末、去黄片和分筛,即为成品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树钦,未经梁树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91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及其后地板组件
- 下一篇:一种轻型客车及其前端模块化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