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图形用户交互界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979.5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4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盛剑国;张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本元素 设备及系统 图形用户 显示模块 主控制器 传输带宽 二维像素 交互界面 描述信息 数值发送 显示数据 指示显示 复杂度 拼接器 总线 数组 像素 成像 带宽 占用 屏幕 传递 转换 转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图形用户交互界面GUI的方法、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主控制器将GUI画面转化为GUI基本元素的描述;将所述GUI基本元素的描述通过显示数据总线发送给显示模块,并指示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GUI基本元素的描述转换成像素数值,并将该像素数值发送至拼接器屏幕进行显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主控制器与显示模块之间传递的内容是GUI画面的描述信息,而不是用于表示GUI画面的二维像素数组,因此,减少了传输带宽的占用,进而减少带宽的竞争,因而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界面实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图形用户交互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大屏幕显示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舞台演出、安保等行业和领域的显示系统,是当前显示成像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的成果。
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主要由拼接器系统和拼接器屏幕构成,拼接器系统用于对输入自身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拼接器屏幕进行显示;拼接器屏幕用于显示拼接器系统发送的数据所表示的画面;其中,拼接器系统由主控制器和多个显示模块构成,其基本框架图如图1所示。
将用于显示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且人机交互性较好的GUI应用于上述大屏幕拼接器系统,较大程度上扩大了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应用范围。目前,在所述拼接器系统上实现GUI的方法为:主控制器将运行在其内的程序输出的画面数据通过显示数据总线发送至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将图形数据输出到由多个显示器构成的拼接器屏幕上显示给用户。
现有的在拼接器系统上实现GUI的方法中,主控制器与显示模块之间发送的画面数据是二维的像素数组(也即Frame Buffer设备上使用的数据),这些像素数组对应于观看者看到的位图;显然,这幅位图不是静止的,其对应的数据是不停的被刷新,相应的就需要源源不断的数据传送,就如同传送一个实时的视频数据流,数据量极大。例如:在一个由3×3个视频显示格式为1080p的显示器组成的拼接器屏幕上的一个滚动字幕,其幅面最大理论上可以有9×1920×1080个像素。在滚动速度为每秒更新30帧时,其需要的发送带宽1.564GBps。这将占用显示数据总线较大的带宽,并且在已经复杂的拼接器系统里,增加一个带宽竞争者,将提高拼接器系统的复杂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GUI实现方法,不仅占用了较大的带宽,而且增加了拼接器系统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GUI的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实现GUI的方法中出现的占用带宽较大且增加拼接器系统的复杂度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GUI的方法、设备及系统,具体如下:
一种实现GU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主控制器将GUI画面转化为GUI基本元素的描述;
主控制器将所述GUI基本元素的描述通过显示数据总线发送给显示模块,并
指示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GUI基本元素的描述转换成像素数值,并将该像素数值发送至拼接器屏幕进行显示。
一种实现GUI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模块接收主控制器通过显示数据总线发送的GUI基本元素的描述,所述GUI基本元素的描述是主控制器对GUI画面进行转化后得到的;
显示模块将接收到的GUI基本元素的描述转换成像素数值,并将该像素数值发送至拼接器屏幕进行显示。
一种实现GUI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转化单元,用于将GUI画面转化为GUI基本元素的描述;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GUI基本元素的描述通过显示数据总线发送给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