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904.7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7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愿坚;陈忠;王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B01J1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高利丹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临界 氧化 反应器 内部 边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包括承压外管和多孔内管,其特征在于:在承压外管和多孔内管间设有分布管,承压外管与分布管之间的环隙称为第一环隙,分布管与多孔内管之间的环隙称为第二环隙,第一环隙和第二环隙的宽度均为1~100毫米;承压外管管壁上开有1~10个边界流体的进口;分布管的管壁壁厚为1~30毫米,管壁上开有任意形状的分布孔,分布孔直径或最大边长或最大内径为0.1~10毫米,分布孔的数量范围为:每100平方厘米的分布管表面上开1~50个分布孔,其孔隙率在1~40%范围内;多孔内管上的微孔孔径在0.1~1000微米之间,孔隙率在1~40%的范围内;第一环隙和第二环隙的两端采用密封件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可拆卸式的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外管由耐压、耐高温材料制作,在常温~800℃的温度范围内最高能耐受50MPa的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管和多孔内管由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制作,耐受温度在常温~8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管和多孔内管优选的材料为316L、C-276、Inconel合金或陶瓷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布孔形状优选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流体从承压外管的进料口进入,依次通过分布管上的分布孔和多孔内管上的微孔,进入反应区,并与从多孔内管的任一端进入反应区的反应液混合、反应,最后从多孔内管的另一端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流体可以是以下流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水、空气、氧气等超临界水氧化反应所需的组分或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流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边界流体的初始温度为常温~374℃。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内部边界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液的初始温度为374~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9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异型材冷却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轿车混合风门摇臂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