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勘探资料近地表静校正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845.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邬达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勘探 资料 地表 校正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能够应用于黄土塬地区或类似地貌条件的地震勘探资料近地表静校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黄土塬地区经过长期风化、侵蚀和雨水切割,形成树状水系及塬、梁、坡并存的独特的地貌形态,地形极其复杂,地表起伏变化剧烈、高差悬殊,表层速度空变快、厚度空变大。以某黄土塬地区为例,其表层覆盖厚约100~300多米的黄土,且厚度呈纵横向随机变化。黄土下伏第三系胶泥和白垩系砂岩地层。由于黄土的厚度、速度纵横向变化较大,因此低降速带纵横向变化较大,低速层厚度6~50米不等,速度400~700米每秒。岩性:横向变化很大,主要为风成沙、次生黄土0~300米、风化基岩10~30米、半风化基岩大于10米;速度:表层风成沙、黄土层为250~700米/秒、红土层为700~1700米/秒;潜水面变化也较大。受表层结构特征(高程、风化层的速度、厚度和潜水面埋深)在区域上的不均匀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对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过程中,除了存在严重的短波长静校正问题外,还存在一定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这些静校正问题十分严重且极其复杂。其中,近地表静校正又是整个静校正处理过程的基础,只有在近地表静校正结果真实可靠的前提下,才能准确地求取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精度和剖面品质,进而获得符合实际的地层构造。因此,如何确保近地表静校正结果的可靠性是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静校正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模型静校正:该方法利用微测井、小折射的低降速带调查结果构建近地表模型,是一种传统的静校正处理方法。在地形起伏剧烈、风化层厚度大以及表层速度纵横向变化较大的黄土塬地区,由于没有或者没有全部探测到高速顶的深度,且测点密度也不够,因此该方法的校正结果不能保证构造形态可靠。
2)折射静校正:该方法是基于折射波的表层速度反演,在地表起伏不大、表层速度横向均匀性较好、有明显折射面存在,且折射面的横向变化比较缓慢的地区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复杂的黄土塬地区。
3)层析静校正:该方法打破了常规折射理论的限制,与折射静校正相比,能够在一般复杂的探区获得更加准确的静校正结果。但是由于黄土塬地区的低降速带厚度大,无法准确地剥离,因此该方法对复杂的黄土塬地区的地震勘探资料的处理难以发挥作用。
4)高程静校正:该方法由于黄土塬地区表层的速度和厚度变化大、高差大,替换速度对静校正的精度影响大,且难以找到一个适合全区的替换速度,所以常规的高程静校正的效果也不理想。
综上所述,虽然现有的静校正方法各有长处,但是对于处理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资料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获得较为准确的近地表静校正结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志层构造形态控制的地震勘探资料近地表静校正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克服传统的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资料近地表静校正方法的缺陷,为进一步求取更加准确的剩余静校正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地震勘探资料近地表静校正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输入待校正的数据;
S200、确定静校正处理的基准面;
S300、选取替换速度,执行初始静校正,求取初始速度谱,并获得相应的初始叠加剖面;
S400、从初始叠加剖面中选取速度分析点位;
S500、基于速度分析点位再次求取精确速度谱,并建立相应的精确叠加速度场;
S600、基于精确叠加速度场,检验替换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符合要求,执行步骤S700;
否则,返回步骤S300;
S700、基于基准面、符合要求的替换速度以及地表高程参数求取近地表静校正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步骤200,可以根据地形情况确定静校正处理的基准面,将基准面优选在高程的平均值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步骤300中,可以采用常规高程静校正方法进行初始静校正,获得初始叠加剖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步骤400中,可以根据高程信息和信噪比高低,从初始叠加剖面中选取速度分析点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步骤600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精确叠加速度场,通过扫描方式来检验替换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具体地,当扫描结果显示地层能够自然对接时,此时的替换速度可以是符合要求的替换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永磁体温度系数开路测量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内部机构开合识别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