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纳米蜡的树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58557.8 | 申请日: | 2014-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三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91/06;C08L35/02;C08L2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海宁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树脂 | ||
本发明涉及含有纳米蜡的树脂体系。这种体系是由蜡纳米粒子与树脂液体构成的稳定分散体。
发明背景
由于蜡类物质表面张力相当低,与大多数种类的树脂的差别很大,故很难使蜡颗粒与树脂成分混合成为能够稳定存放的均匀混合物。要想得到稳定的均匀的混合物或者复合体系,必须使用有效的表面活性剂来降低二者之间的张力。
但是在树脂成膜过程中自由的表面活性剂很容易使膜破裂,所以不允许惰性表面活性剂在成膜材料体系中存在。因此,必须解决稳定蜡颗粒与不破坏成膜性的矛盾。
在一些用途中,树脂涂膜必须具有透光性。如果蜡的含量很高而且蜡颗粒的尺寸很大,就会破坏涂层的透光性。为此必须设法使蜡颗粒的尺寸降低到可见光最短波长的半值以下,才能够保证涂层的透光性不受影响。这是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对本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使用活性乳化剂和助稳定剂将颗粒尺寸纳米化的蜡类物质在树脂介质中稳定下来、长期存放期间不发生蜡颗粒的聚结破乳。
对发明的详细表述
本发明所称的蜡类物质包括自然界生成的蜡和人工合成或改造的蜡。前者包括石蜡、蜂蜡、鲸蜡、树蜡等自然界存在的蜡类物质。后者包括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等高分子量烃类聚合物和氧化聚乙烯蜡、氧化石蜡等经过化学改性的蜡材。
本发明所称的树脂包括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的例子有但不限于:聚碳酸酯、聚乳酸、聚乙烯醇、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热固性树脂的例子有但不限于:环氧树脂、氰酸酯、异氰酸酯、丙烯酸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氨基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乙烯基醚树脂、多元醇树脂、多元胺树脂。
本发明所称的树脂可以是高分子量的,也可以是低分子量的。其常见形态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本发明所称的活性乳化剂是指能够与介质中所含特定成分在一定应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乳化剂,例如能发生自由基加成聚合的乳化剂、能发生迈克尔插聚反应的乳化剂、能发生缩合聚合的乳化剂、能发生离子聚合的乳化剂。
本发明所称的助稳定剂是指具有直棍形状的带有端羟基、端巯基、端氨基、端羧基、端磺酸基、端异氰酸酯基或端环氧基的直链脂肪烃化合物,其碳链长度在8-20个碳原子之间。
应用实例
本项发明通过以下具体应用实例能够得到详细的体现。
实例一
将10重量份的乳化剂烯丙醇聚氧乙烯醚、1.8重量份的月桂醇、60重量份的氧化聚乙烯蜡一起在150℃下加热融化后搅拌均匀,然后与在150℃下预热20分钟的140重量份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混合,迅速用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在3000-5000rpm转速下乳化3分钟,移开,抽除气泡,取样检测透光率。如透光率不到70%,则再次进行高剪切乳化分撒,直到透光率达到70%以上。
这样得到的树脂体系在常温室内存放6个月仍不浑浊。
实例二
将10重量份的乳化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63、2.5重量份的碳十六十八醇、60重量份的氧化聚乙烯蜡一起在150℃下加热融化后搅拌均匀,然后与在150℃下预热20分钟的140重量份的ERL-4299树脂混合,迅速用高剪切乳化分散机在3000-5000rpm转速下乳化3分钟,移开,抽除气泡,取样检测透光率。如透光率不到70%,则再次进行高剪切乳化分撒,直到透光率达到70%以上。
这样得到的树脂体系在常温室内存放12个月仍不浑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三,未经李孝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非织造布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禽畜用拔毛蜡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