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8048.5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任承松;宋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17/08 | 分类号: | B23D17/0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1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及船舶领用,涉及板材现场开孔的范围非常广,受作业地点及作业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现场开孔都采用手工割刀完成,然而,由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开孔的精度及质量时好时坏,而且,开孔耗时也比较长,开孔结束后,还需要配以大量的校核打磨工作。因此,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质量难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开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目的是确保开孔速度快、质量高,解决现场开孔速度慢、质量差的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开孔装置包括纵截面为T型的底座,底座直径较小的一端外圆周上套装有旋转板和固定座,且旋转板位于在底座和固定座之间,固定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的旋转板上,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割刀的套筒;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用于方便将开孔装置安装在需开孔板材上的角钢支架和压板。
所述的底座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孔,底座上直径较小一端的平面上设有占据1/4象限的扇形孔,且底座上还设有槽,且槽的一个边与圆孔的中心线重合。
所述的套筒上设有限制割刀与需开孔板材之间间距的限位杆。
所述的活动杆上用于安装套筒的孔为腰形孔。
所述的套筒的尺寸与割刀匹配,根据割刀的尺寸选取。
一种上述的开孔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1)将所述的开孔装置放置在需开孔板材上,底座上的槽穿过需开孔板材的中心线定位钢丝,并调整底座的中心孔与定位钢丝重合;
2)通过角钢支架和压板将开孔装置固定在需开孔板材上;
3)将割刀放入套筒中,并将割刀固定好,然后调整好限位杆的长度,确保割刀与需开孔板材的间距合适,防止刀头咀嘴烧坏;
4)开孔时,操作人员匀速转动活动杆即可。
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保证在需开孔板材平整度较差时,切割过程中割刀在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下,随需开孔板材起伏而上下摆动,确保开孔质量。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开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开孔装置的活动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可保证在板材平整度较差时,切割过程中割刀在限位杆的限位作用下,随板材或底座起伏而上下摆动,确保开孔质量。
2.该种开孔装置的活动杆上用于安装套筒的孔设置为腰型孔,确保套筒的位置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的开孔尺寸,提高了通用性。
3.该种开孔装置体积小,易制作,易操作,开孔范围可调,开孔精度完全满足要求,开孔后也几乎不需要打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在图1-2中,1:底座;2:旋转板;3:固定座;4:固定杆;5:铰链;6:活动杆;7:套筒;8:角钢支架;9:压板;10:需开孔板材;11:槽;1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开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由图1-图2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开孔装置包括纵截面为T型的底座1,底座1直径较小的一端外圆周上套装有旋转板2和固定座3,且旋转板2位于在底座1和固定座3之间,固定杆4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的旋转板2上,另一端通过铰链5与活动杆6的一端连接,活动杆6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安装割刀的套筒7;所述的固定座3上设有用于方便将开孔装置安装在需开孔板材10上的角钢支架8和压板9。
底座1的中心位置设有圆孔,底座1上直径较小一端的平面上设有占据1/4象限的扇形孔,且底座1上还设有槽11,且槽11的一个边与圆孔的中心线重合。该扇形孔的作用是给中心线定位钢丝绳自由度,初定位本装置时,先使钢丝绳位于底座中心孔内,由于初定位偏差,钢丝绳会紧贴中心孔一侧,但无法判断偏离值大小,此时,可通过转动底座,使定位钢丝绳位于扇形区域内,这样钢丝绳不受约束,可直观判断本装置与中心线的偏离情况,并做出相应调整,使中心线钢丝绳正好位于小孔中心。1/4象限是为便于判断初定位偏差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新联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80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井致动器,处理柱以及其方法
- 下一篇:高效节能环保汽车尾气滤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