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换风口中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7807.6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4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潘炳利;张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邢伟;谭昌驰 |
地址: | 6103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风口 中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炉前操作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更换高炉风口中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炉风口是保证高炉正常生产的关键部件,是钢铁生产中炼铁厂高炉上的关键工艺件。高炉风口通常包括风口大套、风口中套(又称为风口二套)和风口小套(又称为风口三套),通常,风口大套通过螺栓与高炉炉壳上的法兰盘装配连接在一起,风口中套通过中套衬紧装置(或称中套压紧装置)与风口大套连接,风口小套通过风口直吹管与风口中套连接。
风口中套大多为高纯紫铜铸成的空腔式水套,通过通水冷却的方式保持风口本体运行于低温状态,然而由于其使用环境极端恶劣,不但要承受约1500度以上的高温,还要承受高温铁流的冲刷和炉料、炉渣的磨损,故需经常更换风口中套。换风口中套操作是高炉风口中套破损后,在休风状态下进行的常规操作,其包括拉下风口直吹管、风口小套、取中套衬紧装置以松开风口中套和大套的连接、拉下中套、安装中套、恢复中套衬紧装置、安装小套、直吹管等过程,本发明尤其适用于风口中套产生局部位移、变形等情况,而按常规方法拉下风口中套非常困难、甚至无法拉下风口中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例如,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更换风口中套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换风口中套的方法。所述风口中套为空腔式水套,所述方法是在休风状态下将旧的风口中套换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停止向风口中套的空腔内供水,并吹干风口中套内的残余水;b、采用外部热源加热风口中套;c、对风口中套进行通水冷却;d、重复所述步骤a至c直到风口中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被直接拉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a中,利用压缩空气吹干风口中套内的残余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步骤b采用天然气管和氧气管同步混合燃烧的方式对风口中套进行加热。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遍进行所述步骤a至c时,在所述步骤c之后尝试拉下风口中套,若未成功将风口中套拉下,再重复进行所述步骤a至c时,在所述步骤b和步骤c之间进行所述尝试拉下风口中套的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采用反复通水、断水和加热的方式,解决了常规方法直接拉下风口中套困难或无法拉下风口中套的问题,实现了在高炉休风过程中快速、安全地更换风口小套,缩短了停产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示例性实施例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更换风口中套的方法。
更换风口中套包括将旧的风口中套换下以及将新的风口中套换上的操作,根据本发明,换下旧的风口中套包括在休风状态下进行地以下步骤:
a、高炉休风后,停止向风口中套的空腔内供水(即断水处理),并采用压缩空气吹干风口中套内的残余水,利用高炉内部的高温对大套进行自然加热、升温。其中,休风是指高炉送风系统停止送风,即风量为零。
然后拉下风口直吹管、风口小套。
b、采用天然气管和氧气管同步混合燃烧的方式对风口中套进行加热,至风口中套微微发红,使其受热进行膨胀。其中,天燃气管和氧气管同步混合燃烧是指将通有天燃气的天然气管和通有氧气的氧气管一起燃烧。
c、对风口中套进行通水冷却。
d、尝试拉下风口中套。若不成功,则重复进行上述步骤a至c直到风口中套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被直接拉下。其中,在第二遍及其之后进行步骤a至c时,在步骤b和步骤c之间进行所述尝试拉下风口中套的操作。
本发明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采用对风口中套反复通水、断水、再加热的方式,使风口大套和中套之间产生缝隙、位移,同时,由于外部高温热源加热的作用,风口中套的变形量大,铜质风口中套产生软化,消除了中套加热前因变形阻力大的影响,从而利于风口中套的拉下,缩短了更换风口中套的时间。
通常,采用本示例的方法在休风状态下,进行“断水-加热-通水”,就能保证风口中套被拉下,少数情况进行“断水-加热-通水-断水-加热”处理,能保证风口中套被拉下,方法简单可靠。
另外,正如上文提到的,加热的目的是使风口中套产生较大的形变量,因而本发明的加热方式优选但不限于上述示例中的“采用天然气管和氧气管同步混合燃烧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7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带压转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温度传感器的诊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