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平衡施肥的实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7607.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福;陈元镇;陈远芳;甘振栋;吴清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5001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杉木 马尾松 种子 平衡 施肥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平衡施肥的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加强种子园建设和经营管理水平是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根本,配方施肥也称平衡施肥,是提高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在确保建园材料优良、园址选择合适以及整形修枝等措施到位、种植密度适宜的情况下,合理施肥往往成了提高种子园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外在因素,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林木育种专家、土肥专家就提出对主要造林树种的种子园,在经营管理中应重视配方施肥的必要性,但限于条件的限制以及人们的认识不够而未能实施,近年来随着种子园技术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种子园配方施肥的重要性,2009年国家林木种苗总站、省林木种苗站都相继发去通知,要求各国家级、省级种子园基地必须实施配方施肥,并把它作为考核种子园建设成效的指标之一,由此,各种子园基地(良种生产基地)都迫切需要有种子园配方施肥的技术支持。
杉木、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速丰林主要造林树种,栽培面积大,用种量大,种子园规模也较大,但种子园产量普遍较低,满足不了生产上对良种的需求,目前,对杉木种子园的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已有文献报道,但测土测树配方施肥的研究比较薄弱,且几乎所有的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只局限于氮、磷、钾三要素,而与母树开花结实密切相关的Ca、Mg、B、Mo等中微量元素研究较少。
目前生产上杉木种子园的施肥仍停留在经验和以NPK复合肥为主的局面,而有关马尾松种子园的多元素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基本上是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平衡施肥的实验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生产上杉木种子园的施肥仍停留在经验和以NPK复合肥为主的局面,而有关马尾松种子园的多元素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平衡施肥的实验方法,该杉木和马尾松种子园平衡施肥的实验方法包括: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世代的杉木、马尾松种子园母树的开花结实状况及需肥规律、园地土壤特性,通过测土、测树的果和叶以及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的途径,建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代数的杉木、马尾松种子园配方施肥体系,包括营养诊断标准、施肥量、施肥配比、施肥时间及施肥方法,并示范应用;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国家级或省级种子园基地,在调查测定各种子园母树长势、产量或开花结实数量和单果重后,采集并分析测定叶片、果实及土壤样品的养分含量,分析测定的养分指标主要是与林木开花结实密切相关的N、P、K、Ca、Mg、B、Mo,了解种子园树体需肥特点和土壤供肥特性;
步骤二,开展田间定位施肥试验,确定最佳施肥量和肥料配比,建立种子园营养诊断标准,根据杉木、马尾松种子园树体需肥、土壤供肥特点,针对性开展多元素田间肥料试验,分析肥料、土壤、植物中养分间的作用规律,探讨最佳施肥量和养分配比;并采用最适养分浓度平衡法,确定营养诊断养分指标标准;
步骤三,将初步确定的配方施肥方案,包括施肥量、施肥配比、施肥时间等,进行中试、校正与完善;利用营养诊断标准,采用养分平衡法并考虑各种养分的利用率及土壤可能吸附的比例,提供种子园推荐施肥配方,并示范推广应用。
进一步,对闽北杉木二代、三代种子园树体的调查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的营养元素在针叶和球果内含量各不相同,从杉木母树针叶和球果营养特点来看,均以N、P、K三种营养元素的含量为较高,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P>Mg>Ca>B>Mo,根据母树球果产量的差异对杉木母树针叶和球果养分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营养诊断,即高产量杉木母树针叶各营养元素含量情况是,N,15.8g/kg~17.7g/kg;P,4.3g/kg~7.4g/kg;K,8.1g/kg~13.7g/kg;Ca,1.4g/kg~2.9g/kg;Mg,2.2g/kg~2.6g/kg;B,68.9mg/kg~93.1mg/kg;Mo,0.5mg/kg~0.7mg/kg;相应地球果适宜养分含量范围是,N,8.4g/kg~9.9g/kg;P,4.6g/kg~6.8g/kg;K,7.2g/kg~10.4g/kg;Ca,1.8g/kg~2.5g/kg;Mg,2.0g/kg~2.6g/kg;B,28.6mg/kg~39.8mg/kg;Mo,0.2mg/kg~0.5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7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酚醛树脂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体化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