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6712.2 | 申请日: | 2014-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5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飞;蓝朝晖;龙继东;杨振;郑乐;董攀;李杰;何佳龙;王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J37/08 | 分类号: | H01J37/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触发 真空 离子源 装置 | ||
1.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包括阳极(1)、阴极(2)、触发极(3)、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触发电阻(5)以及连接在阴极(2)下端的阴极固定导电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1)由中空圆筒状的阳极支撑体(11)和连接在阳极支撑体(11)上端的环形阳极(12)构成,所述触发电阻(5)、触发极(3)、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和阴极(2)从外至内依次设置在阳极支撑体(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2)和阴极固定导电接头(6)设置在阳极(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包覆在阴极(2)和阴极固定导电接头(6)外,且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的上端面低于阴极(2)的上端面;所述触发极(3)由包覆在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外的触发极支撑体(32)和连接在触发极支撑体(32)上端的环形触发极(31)构成,环形触发极(31)下端面还与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上端面相连,且环形触发极(31)的内圆周面与阴极(2)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触发电阻(5)为中空圆柱体,其外壁与阳极支撑体(11)的内壁相连;触发电阻(5)的内壁与触发极(3)的外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触发极绝缘件(4)由第一绝缘件(41)和位于第一绝缘件(41)下端的第二绝缘件(42)构成,第一绝缘件(41)和第二绝缘件(42)均呈中空圆柱状,且内径相同、中心轴重合,第一绝缘件(41)外径小于第二绝缘件(42);所述触发极支撑体(32)的内圆周面与第一绝缘件(41)的外圆周面相连,所述环形触发极(31)连接在第一绝缘件(41)上端;所述触发电阻(5)和触发极(3)的下端面均连接在第二绝缘件(42)的上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42)的内圆周面与阴极固定导电接头(6)相连,外圆周面连接在阳极支撑体(11)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阻(5)至上而下内径逐渐变大,所述触发极支撑体(32)和环形触发极(31)的外径均自上而下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阻(5)的内圆周面和外圆周面上均镀有一层金属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阻(5)为陶瓷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阻触发式真空弧离子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阻(5)的阻值不低于10欧姆,不高于500欧姆,且大于主弧电流导通时阴极(2)与阳极(1)之间的等效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67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