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5517.8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7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小泽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张永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终端 | ||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780026541.X、申请日为2007年07月18日、申请人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发明名称为“便携终端”的发明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在先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198027号(2006年7月20日申请)的优先权,并视为所述在先申请的全部记载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记载在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应对多目的多媒体用途的折叠式便携电话等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电话的用途变得多样化,已扩展到听音乐或看电视、上网等广阔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出了许多具备多种高级功能的可应对多目的多媒体用途的便携电话,而且用户对简单地使用这些高级功能享受便携式生活的愿望也变得日益强烈。
但是,在便携终端、特别是便携电话中,很多情况下在其构造上限制了用于设置显示部、操作部等的空间。这样,由于显示部、操作部等的设置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在具有多种高级功能的便携电话中,当使用希望的功能时,需要用户依次进行复杂的操作。
例如,当在具有包括接收影像功能在内的多种功能的便携电话中收看接收到的图像时,需要用户从待机画面切换成主菜单,并依次进行用于收看接收到的图像的操作。
然而,在一般的便携电话上仅设有一个显示部,从而看着该显示部进行要通话的电话号码的输入操作,并也用该显示部收看电视等。当收看电视时,较大的显示画面更易于收看。但是,在便携电话中由于很多情况下显示部的设置空间都受限,因此设置大的显示画面也是有限的。
对于上述的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多个输出显示器、能够将该多个输出显示器的各个显示面以平面排列的方式连接的画面扩大机构、以及用于将一个输出显示分割显示在该多个输出显示器上的显示控制装置。
另一方面,由于发起一个通话时大部分情况下仅需要将对方的电话号码信息等显示在显示部,而在通话当中很少看显示部的显示,因此显示画面可以不那么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2982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被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下面的分析是根据本发明的观点得出的。
在具有多种功能的便携电话中,如果能够根据使用便携电话的用途来切换显示画面,就能够有效地使用便携电话。但是,当使用希望的功能时,特别是当根据要使用的用途来切换显示画面时,如上所述,由于需要用户依次进行复杂的操作,因此存在这些操作变得烦杂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使用希望的功能时为使用希望的功能而进行的操作变得容易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便携终端。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使用希望的功能时能够根据所希望的功能的用途来容易地切换显示画面的具有多种功能的便携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提供一种便携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分别是具有表面和背面并在所述表面具有输入部和显示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壳体,并且,以使各壳体的各表面成为外侧的方式将各壳体配置为环状,并以使邻接的壳体彼此可向背面侧折叠的方式连接各个壳体。根据上述第一观点的优选方式,以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连接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并连接第四壳体和第一壳体的方式连接各个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提供一种便携终端,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以及第四壳体分别是具有表面和背面并在表面具有输入部和显示部中的至少任一个的壳体;第一铰链,用于连接第一壳体的一个端部和第二壳体的一个端部;第二铰链,用于连接第二壳体的另一端部和第三壳体的一个端部;第三铰链,用于连接第三壳体的另一端部和第四壳体的一个端部;以及第四铰链,用于连接第四壳体的另一端部和第一壳体的另一端部,并且,以使各壳体的各表面成为外侧的方式将各壳体配置为环状,并连接各个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观点以及第二观点的优选方式,第一壳体和第三壳体的大小大致相同,第二壳体和第四壳体的大小大致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