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5279.0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5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柯;王建辉;李醒;朱雪枫;康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0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康复 机器人 康复训练 运动控制 重复控制器 状态反馈 状态方程 多周期 鲁棒 机器人动力学 不确定系统 机器人模型 机器人系统 机器人状态 鲁棒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 方程转化 仿真结果 跟踪性能 假设条件 渐近稳定 控制要求 快速跟踪 问题转化 训练模式 重复控制 反馈 引入 | ||
1.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状态方程,然后将状态方程按照控制要求进行变换处理;再之后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的运动控制;其中:
①建立状态方程的相关要求如下:
基于拉格朗日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为:
式中,q,为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向量;M(q)∈Rn×n为惯性矩阵;为离心力、哥氏力的转矩矩阵;G(q)∈Rn为重力作用项;为摩擦力作用矩阵;为不确定性外加力矩;τ∈Rn为广义关节力矩输入项;式中M(q),G(q)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参数已知的标称变量M0(q),G0(q),另一部分是不确定项,即:
M(q)=M0(q)-ΔM(q)G(q)=G0(q)-ΔG(q)
②对状态方程进行变换的处理要求是:
由于上肢康复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多重周期输入信号系统,针对对象不确定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建立具有多重周期输入信号的上肢康复机器人的H∞鲁棒重复控制系统,以满足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康复训练要求;具体是将多周期重复控制进行改进,利用H∞鲁棒控制来弥补多周期重复控制的稳定性问题,既保证上肢康复机器人多周期信号系统重复运动的轨迹跟踪精度,又利用H∞鲁棒控制增强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的控制要求是:
H∞鲁棒重复控制器设计如下:经变换后,若要原系统即式(21)的输出跟踪参考信号,则要求新系统即式(33)输出信号z(k)趋于0;
上肢康复机器人状态方程表达式为
其中,δ(k)=(B+ΔBp)(τc-v(k))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项;为离心力、哥氏力的转矩矩阵; 设则有:
其中,是由以前的误差向量组成, ;
设式(33)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为则通过状态反馈形成的闭环系统为:
式(34)中ΔAp和ΔBp满足[ΔAp ΔBp]=EΓ(t)[F1 F2],其中E,F1和F2为常数矩阵,Γ满足ΓTΓ≤I,Cp为系统输出矩阵;其中:
kp、kv为控制增益;
Γ=400cos2(q3-q2)-520cos(q3-q2)sin2q1sinq2sinq3+80cos(q3-q2)sin2q1sin2q3+400cos(q3-q2)+845sin2q1sin2q2-520sin2q1sinq2sinq3+312sin2q1sin2q3-1160
式中,模型中不确定项:
其中,ε∈[0,1]为模型中不确定项的参数,由于其不确定性,参数存在的范围在0和1之间;q1,q2,q3分别是肩部外展、肩部俯仰和肘部回转关节的旋转角度; 式(33)即为新系统的状态方程表达式,此表达式的输出为原系统模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
③然后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具体要求如下:
以式(34)为基础,满足定理1成立的条件即为控制要求;
定理1状态反馈控制律u=Kx镇定闭环系统(34),且||z||2<γ||δ||2的充分条件是存在一个正定对称矩阵X>0,矩阵S和正数λ,α,使得下列不等式成立:
其中,Q=F1X+F2S,状态反馈阵为K=SX-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方法还满足下述要求:
①在建立状态方程时相关要求如下:
基于拉格朗日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动力学模型为式(3)、式(4);为便于设计控制策略,对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给出如下假设:
假设1:设上肢康复机器人各关节对应于独立的控制输入;
假设2:设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期望轨迹qd是一致有界的,即:
sup||qd||=s1,si(i=1,2,3)为正常数;
假设3:设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不确定性外加力矩τd是有界的,满足下面的关系:
τd≤ρ(t)且
则定义e=q-qd,在上肢康复机器人标称系统中选择如下鲁棒控制律为:
式中,kv∈Rn×n和kp∈Rn×n是常量正定矩阵;
之后将e=q-qd,及式(5)代入式(3),则上肢康复机器人系统方程转化为:
其中,
系统的集中不确定项为:
显然,只有当满足条件:
才使不确定性项Δ=0;
由于模型中存在不确定性,所以无法得到上肢康复机器人精确的数学模型,式(5)和式(6)仅能保证系统输出的有界跟踪,所以对于参数摄动和外干扰,设计补偿器u(t)进行补偿,消除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的影响,保证系统输出跟踪误差的渐进收敛;
取状态由式(6)得到系统状态方程为:
式中,
系统不确定项为:Δ(t)=τc-v(t)
并且满足如下不确定性约束函数:
考虑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不确定因素,即:
M(q)=M0(q)-ΔM(q),G(q)=G0(q)-ΔG(q),则不确定系统状态方程(9)化为:
式中,ΔAp和ΔBp为不确定项,δ(t)=(B+ΔBp)(τc-v(t));
②对状态方程进行变换时,具体处理要求是:
首先要求“零化”状态空间模型:将上肢康复机器人状态空间模型转换为“零化”状态空间模型,“零化”的目的是将系统中的多个控制问题转化为单个控制问题,最终将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多重周期信号控制问题转变为H∞状态反馈的设计问题;
上肢康复机器人状态方程表达式为
其中,δ(k)=(B+ΔBp)(τc-v(k))为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项;为离心力、哥氏力的转矩矩阵; 参考输入信号r(k)是一个多重周期信号:
定义一个“零化多项式”F(z-1):
其中,则有:F(z-1)r(k)=0;用F(z-1)同时乘以式(21)两边,设依此类推有:
则“零化”误差向量为:F(z-1)e(k)=F(z-1)r(k)-F(z-1)y(k) (24)
又F(z-1)r(k)=0,则:
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写出当k=0,1,2,…,N+1时P(z-1)e(k)的表达式
式(26)两边取Z变换,得:P(z-1)e(z)=v(z) (27)
因此,其中:
将式(28)写成矩阵形式:
其中,
若则有:
因此,以离散形式表示v→e,则有
其中,是由以前的误差向量组成,
其它参数表示如下
F0是一个n×n矩阵;
F2=[0 0 … 0 1]T;
F3=[-αk-1 -αk-2 … -αk-N+1 -αk-N];
将式(31)中写成矩阵形式:
分别将式(23)和式(31)中的第一个表达式写成一个矩阵形式:
设则有:
其中:
Γ=400cos2(q3-q2)-520cos(q3-q2)sin2q1sinq2sinq3+80cos(q3-q2)sin2q1sin2q3+400cos(q3-q2)+845sin2q1sin2q2-520sin2q1sinq2sinq3+312sin2q1sin2q3-1160
式中,模型中不确定项:
其中,ε∈[0,1]为模型中不确定项的参数,由于其不确定性,参数存在的范围在0和1之间;q1,q2,q3分别是肩部外展、肩部俯仰和肘部回转关节的旋转角度;
式(33)即为新系统的状态方程表达式,此表达式的输出为原系统模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差;
H∞鲁棒重复控制器设计满足下述要求:
经变换后,若要原系统即式(21)的输出跟踪参考信号,则新系统即式(33)输出信号z(k)趋于0即可,设式(33)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为则通过状态反馈形成的闭环系统为:
式(34)中ΔAp和ΔBp满足[ΔAp ΔBp]=EΓ(t)[F1 F2],其中E,F1和F2为常数矩阵,Γ满足ΓTΓ≤I,Cp为系统输出矩阵;
在没有输入情况下,带有扰动的系统标称状态方程为
具有多周期输入信号的上肢康复机械臂H∞鲁棒重复控制系统满足下述要求:qd,为关节的给定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向量;q,为关节的输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向量;τ为控制力矩;kp、kv为控制增益;Δ为模型中的不确定项;为上肢康复机器人标称模型;为上肢康复机器人实际模型;控制力矩τ由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两部分组成,前馈控制部分只与自身结构有关;反馈控制部分包含外界控制输入量u,是消除外界不确定性干扰及轨迹跟踪所需的补偿控制量;
③然后进行上肢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运动控制,具体要求如下:基于式(34)、式(35)的H∞鲁棒重复控制器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是:构造线性矩阵不等式条件,使得给定的常数γ>0,系统(34)是渐近稳定的,并且满足H∞性能,即||z||2<γ||δ||2,其中||·||2表示L2范数,为得出结果需要如下引理:
引理1:对于系统(35),设γ>0是一个给定的常数,如果存在一个对称矩阵P>0和一组充分小的正数α,满足下列不等式
则系统(35)是渐近稳定的,并且||z||2<γ||δ||2;
引理2:设Y,M,N表示具有适当维数的矩阵,其中Y是对称的,则对任意矩阵Γ满足ΓTΓ≤I,
Y+MΓN+NTΓTMT<0 (41)
当且仅当存在一个常数λ>0,使得:
定理1状态反馈控制律u=Kx镇定闭环系统(34),且||z||2<γ||δ||2的充分条件是存在一个正定对称矩阵X>0,矩阵S和正数λ,α,使得下列不等式成立:
其中,Q=F1X+F2S,状态反馈阵为K=SX-1;
这里为方便起见,不失一般性,取γ=0.1,α=0.2,λ=0.001,常数矩阵:
根据式(33)将各参数代入矩阵不等式(43) 中求解矩阵K,K=SX-1且X为正定对称矩阵X>0取X=I8×8,因此求解矩阵S即可得到矩阵K,由矩阵不等式(43)解得S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2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