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5216.5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鞠志刚;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5/66;C12N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双表位 展示 噬菌体 载体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为含有源自丝状噬菌体的用于展示外源肽的pⅢ蛋白和pⅧ蛋白的编码基因的环形载体。本发明首次将噬菌体pⅢ展示系统和pⅧ展示系统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噬菌体pⅢ和pⅧ双表位展示系统,可以在同一噬菌体的pⅢ蛋白和pⅧ蛋白上展示不同的外源多肽,从而丰富了噬菌体展示系统的种类,并为其生物学和医学应用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噬菌体展示技术就是指以噬菌体为载体,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噬菌体的基因组中,并伴随着噬菌体基因组的表达而表达,在噬菌体自我组装时,外源基因所表达的蛋白或多肽作为外壳蛋白的一部分,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展示到噬菌体的表面。
自1985年Gorge P.Smith首次提出噬菌体展示以来,噬菌体展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形成了多种噬菌体展示系统,包括pⅢ展示系统、pⅧ展示系统和pⅥ展示系统等。pⅢ蛋白是病毒的次要外壳蛋白,位于病毒颗粒的尾端,由于pⅢ蛋白的拷贝数较少,所以特异性较强,在文库筛选时就能得到亲和力较高的多肽或噬菌体。而pⅧ蛋白是丝状噬菌体的主要外壳蛋白,位于噬菌体背部,约有2700个左右的拷贝,能够大量展示外源多肽,但是不能展示过长的片段,否则会影响噬菌体的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为含有源自丝状噬菌体的用于展示外源肽1的pⅢ蛋白和用于展示外源肽2的pⅧ蛋白的编码基因的环形载体。
其中,所述外源肽1和所述外源肽2既可为不同外源肽,也可为相同外源肽。
在本发明中,所述pⅢ蛋白的编码基因源自噬菌体载体fUSE55;所述pⅧ蛋白的编码基因源自噬菌体载体f88-4。
进一步,所述pⅢ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589-2876位;所述p Ⅷ蛋白的编码基因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5771-6001位。
更加具体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以噬菌体载体f88-4为模板,采用引物1和引物2进行PCR扩增,得到PCR产物(含有用于展示外源肽的pⅧ蛋白的编码基因);
所述引物1为根据所述噬菌体载体f88-4上酶切位点Msc I上游的序列设计的正向引物;所述引物2为根据所述菌体载体f88-4上酶切位点Sac II下游的序列设计的反向引物;
(2)用限制性内切酶Msc I和Sac II双酶切步骤(1)所得PCR产物,将酶切产物胶回收后与经过限制性内切酶Msc I和Sac II双酶切的噬菌体载体fUSE55的骨架片段相连,得到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
更加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所述引物1为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单链DNA分子;所述引物2为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单链DNA分子。
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在展示两种不同外源肽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所述应用中,所述两种不同外源肽分别直接融合于所述pⅢ蛋白的氨基末端以及所述pⅧ蛋白的氨基末端。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用于双表位展示的噬菌体载体展示两种不同外源肽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5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显示系统及影像处理方法
- 下一篇:修理过程和修理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