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及把手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4229.0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原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响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K31/6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及把手芯,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及水龙头把手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龙头把手芯子通常是采用铸造烧结的工业制造而成,但是其存在很多不足;
1.收缩量大(收缩量约为20%),成形尺寸不稳定,工序加工定位基准精度无法保证。
2.材料密度不均匀,碰焊牢度不稳定,扭力在15Nm左右摆动(要求扭力≥17Nm)。
3. 模具开发周期长,工件制造成本高。
4. 盐雾测试48小时后表面锈蚀(标准要求96小时无锈蚀)。
5. 高温烧结耗电量大、成本高,且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由于芯子的制造工艺的这些缺点,严重阻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如上不足,提供一种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及把手芯。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由第一料材制作成型第一部件;
步骤B 由第二料材制作成型第二部件;
步骤C 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落料,利用冲压模具冲压所述第一料材,形成一个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第一胚料;
步骤A2压形,对所述第一胚料的折弯处进行预压,并对所述第一胚料周边进行倒角处理;
步骤A3折弯,对所述第一胚料进行折弯,使其成型为U型的所述第一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落料,利用冲压模具冲压所述第二料材,形成一个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第二胚料;
步骤B2压形,对所述第二胚料压出凹形,使其成型为所述第二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焊接,将所述第二部件焊接在所述第一部件的U形开口处形成把手芯,所述第二部件的凹形面向所述第一部件的U形的底部;
步骤C2抛光,对所述把手芯进行抛光;
步骤C3内方整形,对所述把手芯的内部进行整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材、第二料材采用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料材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料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把手芯,其整体为一柱状体,中间开设有方形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芯包括U形第一部件和板状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U形开口处,所述第二部件上设有一个凹形,所述凹形位于所述把手芯的内部面向所述第一部件的U形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上还设有焊接点,所述焊接点位于把手芯的顶部,方形内孔的转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件由第一料材制成,所述第二部件由第二料材制成,所述第一料材、第二料材为不锈钢,且所述第二料材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料材。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之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模具制造简单,工件生产效益高,开发新品速度快,且生产过程中尺寸稳定,碰焊牢固(扭力>21Nm),工件制造成本比原铸造成本降低1/2,盐雾测试>96小时无锈蚀,各项指标完成达到标准要求,且高效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把手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采用提出的把手芯的制造方法及把手芯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龙头用把手芯,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 由第一料材制作成型第一部件;
步骤B 由第二料材制作成型第二部件;
步骤C 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落料,利用冲压模具冲压所述第一料材,形成一个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第一胚料,在这里将外形及四个焊点一次性冲出,保证焊接点的稳定性;
步骤A2压形,对所述第一胚料的折弯处进行预压,并对所述第一胚料周边进行倒角处理;
步骤A3折弯,对所述第一胚料进行折弯,使其成型为U型的所述第一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落料,利用冲压模具冲压所述第二料材,形成一个具有预定形状及尺寸的第二胚料;
步骤B2压形,对所述第二胚料压出凹形,使其成型为所述第二部件,压出凹形是为了避开后工序钻孔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响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响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4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翻转式拒马
- 下一篇:一种重联机车之间实现组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