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口型防装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4027.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型 防装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口型盒与预口型装反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口型防装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制造中,作为轮胎重要部件的胎面、胎侧、三角及垫胶等胶部件一般都采用挤出机挤出的方法进行制备,在这些胶部件的挤出过程中,配套使用的口型板与预口型是保证各胶部件尺寸的重要设备,其重要性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
现有轮胎种类日益繁多,相应地,配套使用的口型板与预口型也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目前各轮胎生产企业中常用的是预口型嵌入口型盒中的结构形式,此结构形式中,对称结构式预口型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装反的情况,一旦出现装反情况,在后续的挤出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挤出物及压力过大而导致预口型出现弯曲变形的问题,不仅造成预口型的损毁,而且更换预口型还会导致生产中断,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口型防装反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杜绝预口型装反情况的出现,保证了预口型安全性与生产的连续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预口型防装反装置,包括对称结构式预口型,以及与所述预口型相适配的口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口型上设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口型盒上设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在预口型与口型盒正确嵌装时相吻合,在预口型与口型盒装反时相抵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口型一端和/或一侧设有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凸台,所述口型盒上的正确对应端和/或对应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形状大小相吻合的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的定位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口型一端和/或一侧设有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凹槽,所述口型盒上的正确对应端和/或对应侧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形状大小相吻合的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的定位凸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口型一端设有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销,所述口型盒上的正确对应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吻合的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的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预口型一端设有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孔,所述口型盒上的正确对应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吻合的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的定位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在预口型单侧增设第一定位结构,在口型盒的正确对应侧增设与第一定位结构相吻合的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与第二定位结构配合,在预口型装反的情况下能够保证预口型无法装入口型盒中,从而完全杜绝了预口型装反情况的发生,保证了预口型安全性与生产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预口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口型盒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口型与口型盒装配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预口型1为梯形对称结构式,对应地,口型盒2采用梯形凹陷结构。在预口型1一端设有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孔1a,所述口型盒2上的正确对应端设有安装板2b,安装板2b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1a相吻合的作为第二定位结构的定位销2a,所述定位孔1a与定位销2a在预口型1与口型盒2正确嵌装时相吻合,在预口型1与口型盒2装反时相抵触。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预口型1装反的情况,定位销2a和定位孔1a的相抵触会使预口型1无法装入口型盒2中,从而避免预口型1装反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预口型1安全性与生产的连续性。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结构是定位孔1a,第二定位结构是定位销2a,但在实际生产制造中,第一定位结构还可以为定位销2a,相应地,第二定位结构采用定位孔1a。另外,所述预口型1一端和/或一侧还可以设置定位凸台或定位凹槽作为第一定位结构,相应地,所述口型盒2上的正确对应端和/或对应侧设置形状大小相吻合的定位凹槽或定位凸台作为第二定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4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模块、电子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顶针机构及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