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启动电池的救援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3806.4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莆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H11/00;H02H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启动 电池 救援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启动电池的救援保护装置,具体地,该救援保护装置除了具有将救援电池与被救援电池跨接,使被救援交通工具得以顺利发动的基本功能外,更具备保护救援电池的功能。
背景技术
启动电池电力不足导致引擎无法启动时,可利用救援线将救援引擎的启动电池与被救援引擎的启动电池跨接,使被救援引擎得以顺利启动。然而,救援线跨接必须正确的连接两交通工具的启动电池的正、负极,若电极错接,将造成启动电池或交通工具的相关电路及器件损毁。
传统救援线的正、负极和启动电池的正、负极会以颜色(黑、红)加以区分,但是在光线不足、灰尘脏污覆盖、或操作者经验不足等情况下,均有可能发生电极错接的情形。而电极错接对于启动电池以及相关电器都将造成严重损害。为了避免电极错接,救援线的电极错接侦测及电路保护等机制是必要的,以确保救援及被救援交通工具的安全。除此之外,如何在救援机制运作中保护救援电池也是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确保救援机制是在救援电池和被救援电池的正、负极对接正确的情况下启动、以及救援机制运作中救援电池的保护。
本发明启动电池的救援保护装置,包括:一救援线,以及一与该救援线耦合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一控制模块、一继电器、一电极对接侦测模块、一电池种类判断模块、一回充电压侦测模块、一提示模块;该控制模块分别与该电极对接侦测模块、该电池种类判断模块、该回充电压侦测模块、该提示模块以及该继电器耦合,用于指挥、控制、命令、管理该电极对接侦测模块、该电池种类判断模块、该回充电压侦测模块、该提示模块和该继电器的协同运作;该救援线包括一正极导线、一负极导线以及分别耦合于该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两端的正极接头、负极接头;该正极导线和该负极导线耦合于该控制器的控制模块,
该救援线其中一组正、负极接头连接于一被救援电池,该电极对接侦测模块用于侦测该正、负极接头是否正确连接在该被救援电池的正、负极,若是,该提示模块产生第一阶段提示信息,表示电极正确连接;若否,该提示模块不动作;
该救援线另一组正、负极接头连接于一救援电池,该电极对接侦测模块用于侦测该正、负极接头是否正确连接在该救援电池的正、负极;若是,该电池种类判断模块判断该救援电池的种类并依该种类的额定最高电压设定一安全电压值,并且,该继电器导通救援电池和被救援电池的回路,该提示模块产生第二阶段提示信息,表示救援机制启动;
因该继电器导通该救援电池与该被救援电池的回路,因此该被救援电池所属的被救援车辆得以启动,该回充电压侦测模块侦测该被救援车辆的发电机的回充电压,并且与该安全电压值比对,若回充电压高于该安全电压值,则该继电器断开该救援电池与该被救援电池的回路,以保护救援电池。
本发明的功效:
该电极对接侦测模块侦测该正极接头及负极接头是否正确连接在该二电池的正、负极;若否,该控制模块命令该继电器断开该救援电池和该被救援电池的电路;若是,该控制模块命令该继电器导通该救援电池和该被救援电池的电路,启动救援机制。
该电池种类判断模块根据救援电池的回馈电压分析比对救援电池的种类,依据该电池种类的额定最高电压设定一安全电压值。被救援交通工具启动后,该回充电压侦测模块侦测该被救援交通工具的发电机的回充电压,并且与该安全电压值比对,若回充电压高于该安全电压值,该继电器断开救援电池与被救援电池,以保护救援电池不因过高的回充电压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救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救援装置的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救援装置连接救援车辆与被救援车辆的启动电池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救援装置连接紧急救援电池与被救援车辆的启动电池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救援装置的运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救援装置;10-救援线;11-正极导线;12-负极导线;13-正极接头;14-负极接头;20-控制器;21-控制模块;22-继电器;23-电极对接侦测模块;24-电池种类判断模块;25-回充电压侦测模块;26-提示模块;51-救援电池;52-被救援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低碳动能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