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码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3607.3 | 申请日: | 2014-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样领域样品收集时的一种编码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编码检测装置是制样领域样品自动收集使用的设备,使用编码检测,以便于建立以编码为准的可追溯的盛装样料容器的信息数据库。但普通编码检测存在下述问题:只检测,无法剔除无效编码,自动化程度低,存在人为因素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检测方法,它具有自动快速对编码进行检测,有效剔除无效编码,自动化程度高,无人为因素影响的特点。
本发明是采用下列装置来实现:编码检测装置、滑道装置、限位装置、瓶盖检查装置、剔除装置、入盖装置,入盖装置对齐滑道装置,滑道装置上设置限位装置,在滑道装置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编码检测装置和瓶盖检查装置,滑道装置下方设置剔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1)定位:在滑道装置设置限位装置,使得附编码的瓶盖从入盖装置进入后,可滑入滑道装置进行限位;
2)检查:在滑道装置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瓶盖检查装置,使得进入限位位置的附编码的瓶盖被瓶盖检查装置发现;
3)编码检测:在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编码检测装置,使得进入限位位置的附编码的瓶盖可由编码检测装置进行编码检测;
4)更新:检测到编码后的附编码的瓶盖由限位装置释放,限位装置动作使后续附编码瓶盖进入限位位置;
5)剔除:在滑道装置下部设置剔除装置,使得进入限位位置的瓶盖不能检测到编码时进行剔除;
6)重复步骤1、2、3、4、5,实现定位、检查、编码检测、更新、剔除达到编码检测的连续自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自动快速对编码进行检测; 2、有效剔除无效编码;3、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4、无人为因素影响;5、可与其它样品制备程序进行联合,实现无人值守联合自动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在图中,1、编码检测装置 2、滑道装置 3、限位装置 4、瓶盖检查装置 5、剔除装置 6、瓶盖 7、入盖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编码检测方法采用下列装置来实现:编码检测装置1、滑道装置2、限位装置3、瓶盖检查装置4、剔除装置5、入盖装置7,入盖装置7对齐滑道装置2,滑道装置2上设置限位装置3,在滑道装置2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编码检测装置1和瓶盖检查装置4,滑道装置2下方设置剔除装置5,其方法步骤如下:
1)定位:在滑道装置2设置限位装置3,使得附编码的瓶盖6从入盖装置7进入后,可滑入限位装置3进行限位。
2)检查:在滑道装置2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瓶盖检查装置4,使得进入限位位置的瓶盖7被瓶盖检查装置4发现;
3)编码检测:在限位处的侧面设置编码检测装置1,使得进入限位位置的附编码的瓶盖6可由编码检测装置1进行编码检测;
4)更新:检测到编码后的瓶盖由限位装置3释放,限位装置3动作使后续瓶盖7进入限位;
5)剔除:在滑道装置2下部设置剔除装置5,使得进入限位位置3的瓶盖6不能检测到编码时进行剔除;
6)重复步骤1、2、3、4、5,实现定位、检查、编码检测、更新、剔除达到编码检测的连续自动。
本发明实现了对缩分装置自动清扫功能的方法,达到缩分同时自动清扫,样品收集无损失,避免样料交叉污染,可与其它样品制备程序进行联合,对实现无人值守联合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相应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的所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光明化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器件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