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3343.1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3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蒋军;路建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材料的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吸附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业的发展无疑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合理的计划和管理,也对人类和社会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水资源的污染。环境及水资源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而在保护水质免受污染的同时还要致力于污水净化。
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电化学还原法、高分子重金属捕集剂法、渗析、生物吸附等方法一直被广泛采用。目前对于低浓度的有机废水的处理及净化一般都采用渗透膜和超细纤维等技术。其中,渗透膜技术因为其对水质要求极高,且处理成本高,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超细纤维作为一类新型吸附材料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易推广等优点而在近年来受到关注。与传统纤维吸附材料相比,超细纤维由于纤度极细(直径在5微米以下),由超细纤维制成的纤维制品比表面积可大大增加,毛细效应显著增强, 吸附性能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其在废水净化等方面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的超细纤维由普通聚丙烯熔喷生产,对水中污染物吸附无选择性,且吸附容量小,一般只能应用于水相对比较纯净的污染水体,在应用过程中受水质影响较大。所以,需要研发新的吸附速度快、吸附量大并且制备简易的吸附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纤维的制备方法,由此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强度好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熔融指数调节剂以及无机填料混合得到混合材料;然后将混合材料喂入熔喷纺丝机,经过熔喷纺丝得到直径为0.6~5微米的纤维,即为吸附纤维;
所述混合材料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熔融指数调节剂以及无机填料的质量比为(30~85)∶(0.5~3)∶(0~50)∶(0.1~20);
所述聚合物为分子量为3000~4000的聚丙烯、超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氟二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聚四氟乙烯;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含氟表面活性剂或者含硅表面活性剂;
所述无机填料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白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膨润土、气相二氧化硅以及纳米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熔喷纺丝时,螺杆计量为2~5千克/小时,螺杆温度为120~300℃,喷头温度为150~300℃,热空气温度为150~350℃。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材料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熔融指数调节剂以及无机填料的质量比为65∶2∶25∶8。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合物为分子量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含氟表面活性剂;所述无机填料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白土。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熔喷纺丝时螺杆计量为2千克/小时,螺杆温度为280℃,喷头温度为295℃,热空气温度为310℃。
上述技术方案中,表面活性剂属于现有技术,可以为含氟表面活性剂,比如AF-8850P(上海亚孚化学有限公司)、FCO-183(杭州仁杉科技有限公司有限)、FORAFAC1157(美国杜邦)、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武汉百奈特化工有限公司)、全氟辛基磺酸钾FT-95(武汉百奈特化工有限公司);也可以为含硅表面活性剂,比如三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
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熔融指数调节剂可以调节聚合物在熔融状态下的熔融指数,属于现有技术。例如:熔融指数调节剂YP803,YP806,YP808 (惠州誉普化工有限公司),熔融指数调节剂MY-369(上海合鑫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首次公开了复合了无机填料的新型吸附纤维,通过表面活性剂的调节在聚合物纤维与无机填料表面形成交联层,既保证了无机填料在纤维基质中的均匀分散,又保持了纤维的机械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机填料难与熔融的聚合物相容的问题,避免了因无机填料在聚合物熔液中的团簇而在聚合物固化后析出在纤维表面,容易脱落的情况。
(2)本发明通过在聚合物纤维表面复合无机填料,进一步增加了超细纤维的比表面积,从而有效提升吸附纤维的吸附速度与吸附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癌症的苯甲酸衍生物MDM2抑制剂
- 下一篇:二羧酸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