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质柔性片材、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53181.1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乡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1D1/02 | 分类号: | B31D1/02;G09F3/00;G03G16/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柔性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申请基于2013年4月1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3-085634号主张优先权,并且将该基础申请的内容全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孔质柔性片材、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片材有各种各样的用途。标签是柔性片材的用途之一。
对于由柔性片材形成的标签而言,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2837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8447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1-107418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下述方法来进行制造:首先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向其供给调色剂,从而形成具有与静电潜像对应的形状的调色剂层,之后将调色剂层由感光鼓转印到剥离性片材上,然后对调色剂层施加热和压力,由此使调色剂层变化为非多孔质片材的形态。
然而,对于柔性片材而言,质地、透水性等其所要求的性能会根据其用途而不同。利用了电子照相法的上述方法虽然具有不需要版和冲压模而适合于按需(on demand)制造柔性片材之类的优点,但是其通常只能制造非多孔质柔性片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于按需制造的多孔质柔性片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达到目的,本发明的多孔质柔性片材、其制造方法以及其制造装置如下构成。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孔质柔性片材,其包含由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多孔体和担载在上述多孔体上的无机颗粒。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孔质柔性片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形成层,上述层由包含多个热塑性树脂颗粒和无机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且上述热塑性树脂颗粒之间具有间隙;和对上述层进行加热,以残留上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使得上述热塑性树脂颗粒彼此热熔合以及与上述无机颗粒热熔合。
此外,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多孔质柔性片材的制造装置,其具备:层形成部,上述层形成部用于形成层,上述层由包含多个热塑性树脂颗粒和无机颗粒的混合物形成,并且上述热塑性树脂颗粒之间具有间隙;和加热部,上述加热部对上述层进行加热,以残留上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使得上述热塑性树脂颗粒彼此热熔合以及与上述无机颗粒热熔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所示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对图1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一部分施加热和压力而得到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制造中的一个工序的侧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当省略了无机颗粒时所得到的柔性片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可以在图1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制造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可以在图6的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加热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可以在图6的制造装置中使用的加热部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例2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显微镜照片。
图10是比较例1的柔性片材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对于起到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构成要素在全部附图中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有时将可以单独处理的层或平面形状物根据其厚度称为“薄膜”或“片材”,但这些用语在此不带有厚度的概念。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侧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多孔质柔性片材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多孔质柔性片材S包含形成多孔体的热塑性树脂T和担载在多孔体上的无机颗粒E。上述多孔质柔性片材S如后所述通过下述方法形成:对由包含颗粒形态的热塑性树脂T和无机颗粒E的混合物形成的层进行加热,以残留这些颗粒之间的间隙C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使得由热塑性树脂T形成的颗粒彼此热熔合以及与无机颗粒E热熔合。通过上述热熔合,热塑性树脂T和无机颗粒E一体化。而且,典型地,在多孔质柔性片材S中,热塑性树脂T残留着接近于颗粒的形状并且彼此熔合。
多孔质柔性片材S的孔隙率例如在20%至70%的范围内,典型地在40%至60%的范围内。对于孔隙率小的多孔质柔性片材S而言,由于是多孔质而产生的效果有时无法明显地显现出来。孔隙率大的多孔质柔性片材S有时强度不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未经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31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耐腐蚀彩色涂覆层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旋绞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