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元间强耦合超宽可调范围有源频率选择表面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2972.2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谅;柳清伙;刘颜回;叶龙芳;赖坤中;徐旭辉;赵阳;于丰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 耦合 可调 范围 有源 频率 选择 表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频率选择表面,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元间强耦合超宽可调范围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背景技术
频率选择表面(FSS)对空间传输的电磁波具有良好的滤波性,在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军事与民用通信,例如雷达、天线罩、飞行器等,其独特的电性能也在卫星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电磁兼容、军事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
无源频率选择表面一旦加工成型,其谐振频率、带宽等特性将无法改变,因此无法适应多变的电磁环境,发挥其良好的谐振特性。为了克服这一缺陷,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有源频率选择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为了得到比较陡峭的频带边沿,往往追求单元间的隔离,即减小单元间耦合。但是相应的频率调节范围受到了限制。
中国专利CN102496754A公开超宽可调范围的有源频率选择表面,属于有源频率选择表面技术领域。它解决了无源频率选择表面被加工成型后,其谐振频率和带宽等特性均无法改变,因而无法适应多变的电磁环境的问题。它包括介质板、正面上金属层、正面下金属层、加载变容二极管、四个加载电感和两个背面馈电网络,正面上金属层和正面下金属层的开口相对呈镜像对称设置在介质板的正面,两个背面馈电网络的结构相同并分布在介质板背面的左右两侧,每个背面馈电网络均由水平金属馈线和竖直金属馈线组成,水平金属馈线与竖直金属馈线呈直角连接,通过改变加载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实现在大范围内改变谐振频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通过直接给变容二极管加载偏置电压,改变所加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同时利用单元间的强耦合来实现整个结构谐振频率超宽范围内的移动的一种单元间强耦合超宽可调范围有源频率选择表面。
本发明设有介质板、金属层、变容二极管和电感;金属层、变容二极管和电感设在介质板正面,所述金属层为竖直条状金属层,在竖直条状金属层水平方向上加载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竖直条状金属层与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二者间距为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中长条状金属层的一半;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用变容二极管连接,竖直条状金属层由电感连接,竖直条状金属层与水平条状金属层无缝隙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直接给两旁垂直的金属片加载偏置电压,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实现谐振频率的移动。由于本发明中水平方向相邻的金属片之间存在强电磁耦合,当变容二极管电容值稍有变化时,谐振频率会有相对较明显的变化,因此谐振频率的移动范围超宽。同时,本发明实现了无独立偏置网络,既利用频率选择表面自身结构为变容二极管供电,又无需额外的偏置网络结构。
本发明正是利用单元间的强耦合来增加频率调节范围,以使其可以应用到超宽带滤波等场合。本发明加载电容可调的变容二极管,在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时,频率选择表面的特征频率相应变化。本发明利用单元间的强耦合来加强通过变容二极管的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超宽的特征频率可调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尺寸参数。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同电容值下的传输特性。
图4是本发明谐振时表面电流路径和磁场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设有介质板1、金属层、变容二极管3和电感4;金属层、变容二极管3和电感4设在介质板1正面,所述金属层为竖直条状金属层,在竖直条状金属层水平方向上加载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竖直条状金属层与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二者间距为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中长条状金属层的一半;两根长短不等的水平条状金属层用变容二极管连接,竖直条状金属层由电感连接,竖直条状金属层与水平条状金属层无缝隙连接。
本发明包括介质板以及位于介质板上的加载有变容二极管和电感的金属层频率选择表面结构。图2所示是该结构各部分的尺寸参数,通过调整这些参数的具体尺寸可以调整其阻带中心谐振频率、阻带宽度等特性参数。竖直条状金属层2-1与2-2之间用电感4连接,水平条状金属层2-3与2-4之间用变容二极管3连接。竖直条状金属层与水平条状金属层是无缝隙连接的。水平条状金属层2-3与2-4的竖直距离约为水平条状金属层2-3的一半。整个结构形如木手扶梯,具有旋转对称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水冷装置的激光输出手具
- 下一篇:一种环柄旋转视窗消融刀操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