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的复合冷补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152699.3 | 申请日: | 2014-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1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范维玉;孙华东;梁明;孔祥军;徐振;张凌波;赵品晖;罗辉;南国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沥青路面 修补 复合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养护、修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用复合冷补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坑槽是沥青路面常见的典型病害之一,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的舒适性。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在交通荷载、气候、水等的综合作用下,破坏继续发展,从安全角度考虑,会对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从经济角度考虑,坑槽的继续发展也使得养护费用的成倍增加。
坑槽修补主要是针对坑槽、局部网裂、龟裂等病害的修补和加强,而且还可以对局部沉陷、拥包及滑移裂缝进行修补。目前进行坑槽修补主要有两种工艺:冷补和热补。冷补和热补的性能和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表1冷补和热补的性能和特点对比
冷补材料相对热补材料优势十分突出,但现有的冷补和热补材料的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材料成型后与原路面相容性差、后期强度小、寿命不长。因此本发明提出发明一种与原路面相容性好、后期强度和沥青路面相当,寿命较长的坑槽修补复合冷补材料。
坑槽破坏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表面层产生坑槽。由于沥青上面层混合料局部空隙率大、沥青与石料间的粘结力不强,路表水进入并滞留在表面层沥青混合料中,在行车荷载尤其是重荷载不断作用下,产生的动水压力使表面层的沥青从石料表面剥落下来,沥青路面便会产生局部松散破坏。散落的石料被车轮甩出,路面自上而下形成坑槽,这类坑槽的深度通常为2~5cm,在中国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各类坑槽最早产生,也是产生数量最多的一类。
表面层和中面层同时产生坑槽。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和中面层都是空隙率较大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而底面层为空隙率较小的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时,路表的自由水较易渗入并滞留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内。行车载荷的作用使得中、上面层内的沥青剥落,沥青混合料失去粘结强度,导致路面产生网裂、形变(局部沦陷)和向外侧推挤,并最终出现粒料分离。粒料被行车作用带离,最终形成坑槽,此类坑槽完全形成后的深度一般为8~10cm。
底面层和基层间产生坑槽。此类病害容易发生在翻浆现象非常严重的路面,在重载车辆作用下,自由水产生的压力冲刷基层混合料表层细料,形成灰白色浆。在动水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整个面层内的基料颗粒出现松散,并反射到面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坑槽的出现。此类坑槽的深度一般大于10cm。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原路面相容性好、后期强度和沥青路面相当,寿命较长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复合冷补材料,此种材料能够克服现有坑槽冷补、热补材料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复合冷补材料,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1∶1的重量份数比制备而成;所述A组分和B组分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数组成:
A组分:
阳离子乳化沥青30-50份、减水剂0.5-0.7份、消泡剂0.3-0.5份、粘结剂1-3份、水0-10份;水泥36-50份、砂子10-30份、膨胀剂0.01-0.03份;
B组分:
粒径20-30mm玄武岩50-70份、粒径10-20mm玄武岩80-100份、粒径5-10mm玄武岩25-30份、粒径3-5mm玄武岩15-20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阳离子乳化沥青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百分比组成:
沥青:60%-65%;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8%-2.5%;
pH调节剂:3-5%;
余量为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沥青为重交道路沥青AH-30~AH-90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多胺类、季铵盐类、烷基咪唑啉盐类、烷基吡啶盐类、酰胺基胺类或木质素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型、萘型、脂肪族型或氨基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类、矿物油类、聚醚类或脂肪醇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粘结剂为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或SBR胶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膨胀剂为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硫铝酸钙类、氧化钙类或铝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pH调节剂为盐酸、磷酸或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回收装置的灰缝钩
- 下一篇:内嵌式踢脚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