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风能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52024.9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新民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风能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电动车利用风能自发充电技术。
背景技术:
从世界上研制出第一辆动力车以来,迄今都是用汽油、柴油、天然气等通过发动机做功作为动力来源,但由于燃油等燃烧时通过发动机排气管道排出的有害气体正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层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伴随着汽车工业地飞速发展,这种状况愈加显现出来,非但如此,接踵而来的是地下可供开采的石化能源日渐减少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地推移,石油总有被开采完的那一天,不久的将来,能源危机,能源大战将会全面爆发。况且,因为能源的存续与我们人类文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此种情况下,寻找新的能源作为行车动力能源迫在眉睫。直至近年来人们发明了电能作为车动力能源,才基本上达到了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零排放等要求。但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了,就是现有的电动车只有靠交流电通过专用充电器对车载蓄电池充电,才能满足电动车的动力需要,一旦蓄电池电量耗尽,只有停车数小时对车载蓄电池进行再次充电,才能补充第二次车动力来源,而且一旦远离交流电源,电动车将失去动力来源,无法启动。因此制约了电动车通过蓄电池进行的续航里程,也大大地制约了电动车的快速发展,为了寻找新的动力能源,发明人经过多年的研究与验证,从而得出了电动车只有借助外来的动力源发电,才能满足电动车续航动力的需要,这个外来的动力源,那就是风能。本项目发明的“风能机组”将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发明内容:
风能机组是依行车时产生的风阻力流经风能机组时产生的风力能带转风能发电机进行发充电。
风能的重要优势,它是一种充裕的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更重要的是,本项目所发明的风能机组,它不需要依赖天赐风力,而是人为的制造风能来自 动发充电。而石化燃料等都是有限的,且不会再生的。所以说,风能的利用,让我们大大的降低了对日益减少且日渐枯竭并价格昂贵的石化燃料的依赖,当有车族告别了用油油贵用气气贵甚至用电电贵的过去,可想而知,人类社会文明将会出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
风能机组的实用性:首先是整车制造简便(较现有的车型的配置而言)只需外观造型设计出便于安装风能机组的车体,装上两组动力蓄电池、稳压器、逆变器、电机控制器及空调照明等即可正常行驶。
安装本风能机组的车辆,大方、舒适、经济。大方方面表现为较现有车型更实用气派。舒适方面表现为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当阳光直射在车顶时,由于该车顶有风能机组遮挡着阳光行驶时不开空调车内一样凉爽,经济方面表现为,由于是风能机组的自发电,正常情况下,即能满足行车动力的需要,省时、省钱、环保。
说明书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车风能发电机组图:1、风轮式叶片;2、发电机主机;3、发电机轴;4、叶片固定盘;5、叶尖配重杆。
图2是电动车风能发电机剖析图:1、轴承、接线滑板;2、叶片支架盘;3、叶尖配重杆;4、外转子密封固定驱动盘;5、固定轴承;6、内转子;7、外转子;8、叶片固定盘;9、齿轮组;10、风轮式叶片;11、油封;200、400、600、1200是尺寸标注。
图3是电动车变速风能发电机(普通发电机)组装车实施方式侧面剖析图;1、风能发电机组体;2、风轮式叶片;3、风轮主动齿轮;4、风轮从动齿轮;5、发电机;6、稳压器与蓄电池组等。
图4是风轮式叶片图;1、叶尖配重杆;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车型所需动力,安装两组蓄电池,一组能续驶一百到一百五十公里的车载蓄电池作为车启动动力的需要,一组同等能量的备用蓄电池。当车时速达到迎风40公里,顺风60公里时,风能机组利用电动车行驶中所产生的风阻力流,带转风能发电机,通过升压器、稳压器、逆变器、防过充电装置等对车载备用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随着车速的加快,风流量也会相应的增大增强,发电机得到的风动力也会越强,此时风能发电机的转速也随着发生变化,加大发、输电能和满足对备用蓄电池的充电量,以此达到了车用电动机的动力需电量和对备用蓄电池的充电要求,从而达到了——发电机——充电机——蓄电池——电动机之间的平衡值,也就是说,风能机组的聚风量必须满足风能发电机所需要的风动力,风能发电机的发电量和充电装置在设计规定的充电时间内必须满足蓄电池和驱动电机所需要的电能量,这样一来,电动车不会因为行车动力的增大而对蓄电池造成亏电和电动机因运转速度的变换所造成的电能量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新民,未经朱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2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灯的酒精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