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1785.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7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斌 |
主分类号: | H05B6/06 | 分类号: | H05B6/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1600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炉,特别涉及一种可智能控制电磁炉的最大输出功率以及合理分配炉灶机构中各线圈盘的输出功率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构造大体如下:包括壳体和连接线,壳体上表面安装有平面的微晶面板,微晶面板外表面上用于放置平底锅,在微晶面板下的壳体内还设置有平面状的线圈盘,线圈盘紧密贴置在微晶面板下,在线圈盘的中心位置还镶嵌有感温探头,同时,在壳体内还分别设置有主机和散热风扇,主机与线圈盘、感温探头和散热风扇分别电连接,在主机的输入端接有连接线,用于连接外接电源,外接电源接通后,通过连接线,主机能驱动线圈盘、感温探头和散热风扇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具有如下缺点:
1、现有技术中,与主机输入端相接的连接线通常横截面积不同,因而连接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也各不相同,这样,一旦将电磁炉的正常工作功率调至大于连接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时,连接线很容易因为输入电流过大被烧毁或熔化;
2、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炉灶机构设置有多个分灶体,当有多个分灶体同时工作时,电磁炉的主机机构无法合理地分配各分灶体中线圈盘的输出功率。
3、现有技术中,由于主机和线圈盘全部集中设置在同一壳体内部,即使散热风扇能驱散电磁炉工作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但散热效果很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磁炉,该智能电磁炉可以根据连接线的所能承受的极限功率而控制电磁炉的输出功率,从而可防止连接线因其输入电流过大而使连接线烧毁或熔化。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电磁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连接线,主机机构以及炉灶机构:
所述炉灶机构受控于所述主机机构,炉灶机构的输入端与主机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外接电源,在所述连接线与所述主机机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检测连接线温度的进线检测器;
所述主机机构包括一主壳体与一主机,所述主机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主机包括外围电路、主控制器以及存储器,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围电路电连接,所述存储器与主控制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连接线温度与所述连接线所能承受电磁炉输出的最大功率两者对应关系的对应关系数据;
所述进线检测器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进线检测器检测结果调用所述存储器内的对应关系数据,从而得到所述连接线所能承受电磁炉输出的最大功率,进而调整电磁炉工作时所能达到的极限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外围电路包括整合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驱动电路;所述EMI电路、整合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和驱动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EMI电路、整合电路、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还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有连接于主控制器输出端与线圈盘输入端之间的功率分配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与逆变电路以及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均电连接;
所述炉灶机构包括有N个单灶体,每一单灶体至少包括有一个灶体壳与一个线圈盘,所述线圈盘设置于所述灶体壳内,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每一单灶体内的线圈盘均通过一电流检测器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炉灶机构还包括一电流检测器,每一单灶体内的线圈盘均通过一电流检测器与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存储器还存储有分配各个线圈盘的功率优先级关系的功率分配优先级关系数据,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各线圈盘的电流大小,并将其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电流检测器反馈的电流大小,并根据所存储的功率分配优先级关系数据,控制功率分配模块按照分配优先级关系对各个线圈盘进行功率分配。
优选地,所述电磁炉设置有N个主机机构与N个炉灶机构,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各炉灶机构均至少包括有一线圈盘与一电流检测器,所述电流检测器串联连接于线圈盘与主机机构中的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
各主机机构的存储器还存储有分配各个线圈盘的功率优先级关系的功率分配优先级关系数据,所述电流检测器用于检测通过各线圈盘的电流大小,并将其检测结果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根据电流检测器反馈的电流大小,并根据所存储的功率分配优先级关系数据,按照分配优先级关系对各个线圈盘进行功率分配。
较佳地,所述主机机构与炉灶机构为分离式设置;所述进线检测器为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流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灶体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斌,未经刘文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17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