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依靠自然风力推动运转的转经筒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1499.6 | 申请日: | 2014-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泽仁旺秋;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仁旺秋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依靠 自然 风力 推动 运转 转经筒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经筒,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依靠自然风力推动运转的转经筒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转经筒是藏族人民普遍使用的一种佛事用具,用于表示对佛的虔诚,在藏族地区内广泛流传。传统的转经筒主要由固定轴和转筒组成,使用时需用手推动转筒作顺时针转动,凡转动转筒一圈,便等于诵读了一遍内藏经文。而由于现有的转经筒均是需要人工推动转动,因此,其存在着占用劳动力、使用不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依靠自然风力推动运转的转经筒及其实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转经筒存在着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依靠自然风力推动运转的转经筒,包括转筒,还包括与转筒底部连接的第一平行上支架,一端贯穿第一平行上支架并连接在转筒内部顶部上、另一端连接有空心底座的固定轴,与该固定轴连接并位于空心底座上方的平行下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一平行上支架和平行下支架之间、用于通入外部空气推动其带动第一平行上支架以固定轴为原点作顺时针自转运动的第一弧形扇叶排。
具体地说,所述第一弧形扇叶排由至少八片弧形扇叶构成,所有的弧形扇叶环绕固定轴一周排列,并且相邻的弧形扇叶之间形成了用于外部空气通入推动第一弧形扇叶排转动的进风口,所有的进风口开口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下支架通过转盘与固定轴连接,所述空心底座外部设有用于吸收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板,内部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的直流电动机,该直流机通过空心旋转轴与转盘连接、用于控制转盘转动,所述固定轴内含在空心旋转轴中。
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贯穿转筒顶部。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位于转筒上方的第二平行上支架,以及连接在第二平行上支架与转筒之间且形状、结构均与第一弧形扇叶排相同的第二弧形扇叶排;所述固定轴贯穿转筒的一端与第二平行上支架连接。
根据上述结构,本发明基于同一个发明创造的构思下,还提供了该依靠自然风力推动运转的转经筒的两种实现方式,分别如下:
方式一
其包括以下步骤:
(1)外部自然风持续从第一弧形扇叶排的进风口通入到由第一平行上支架、第一弧形扇叶排和平行下支架构成的转动腔体中,推动第一弧形排不断作顺时针转动,第一弧形扇叶排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平行上支架以固定轴为原点作顺时针自转运动,所述外部自然风的风速至少为1.6m/s;
(2)第一平行上支架带动转筒作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若将空心底座与室内连通,则当外部自然风不断从进风口通入时,将在转动腔体中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室内不新鲜的高温空气不断被吸入到转动腔体内,并使室内形成负压,迫使室外新鲜的低温空气不断进入到室内进行补充,完成换气。
方式二
其包括以下步骤:
(1)外部自然风分别持续从第一弧形扇叶排和第二弧形扇叶排各自的进风口通入到由第一平行上支架、第一弧形扇叶排和平行下支架构成的第一转动腔体和由第二平行上支架、第二弧形扇叶排构成的第二转动腔体中,并分别推动第一弧形扇叶排和第二弧形扇叶排不断作顺时针转动,第一弧形扇叶排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平行上支架以固定轴为原点作顺时针自转运动,所述外部自然风的风速至少为3.4m/s;
(2)第一平行上支架与第二弧形扇叶排共同带动转筒作顺时针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若将空心底座与室内连通,则当外部自然风不断从进风口通入时,将在第一转动腔体中形成空气对流,使得室内不新鲜的高温空气不断被吸入到第一转动腔体内,并使室内形成负压,迫使室外新鲜的低温空气不断进入到室内进行补充,完成换气。
再进一步地,在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中,均可以同时加上太阳能的驱动来共同带动转筒转动,其具体过程为:所述步骤(1)中,在白天时,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并向直流电动机输出电能,直流电动机启动,并通过空心旋转轴依次带动转盘、平行下支架、第一弧形扇叶排和第一平行上支架转动,与外部自然风一起为转筒的转动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仁旺秋,未经泽仁旺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14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式饮水机热缸
- 下一篇:一种兽用中药颗粒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