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酱香型配制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50870.7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蒋英丽;沈毅;卓毓崇;杨秀其;王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4652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型 配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制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酱香型配制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酒的种类繁多,根据生产方式可将其分为发酵酒、蒸馏酒和配制酒。发酵酒是指发酵后不经过蒸馏,直接调制而成的酒,如:啤酒、葡萄酒。蒸馏酒是指发酵后采用蒸馏的方式将酒精和易挥发成分蒸出后得到的酒,如:白酒。配制酒则是酒类里面一个特殊的品种,是一种混合的酒品,一般是将酒与酒或非酒精物质(主要指药材)进行勾调配制而成的一种饮品。配制酒有很多种,且大多都具有保健和医疗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配制酒都是用食用酒精、清香型白酒为酒基,这两种酒基所生产出来的配制酒口味特点都是:香气欠正、单一,口感淡薄,酒精度高,刺激感较大。可见,现有的配制酒口味单一,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口味需求,而无法满足其它更多的消费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酱香型配制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酱香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以高粱为制酒原料,选用小麦大曲,依次经过两次投料,九次反复蒸煮、摊晾、拌曲、堆积,八次入窖发酵,七次取酒,再将得到的七个轮次的酒单独存放;
步骤B:将第三轮次至第七轮次的酒进行勾兑,得到20-40%vol的酱香型基酒,再储存两年以上;
步骤C:向储存两年以上的酱香型基酒中加入药材,得到粗品;
步骤D:将粗品依次经过储存、过滤得到酱香型配制酒。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用的小麦大曲为:糖化力为40-80mg/g·h、液化力为0.8-1.0g/g·h、发酵品温在68℃以上的超高温小麦大曲;
和/或,
步骤A中的堆积温度为45-50℃。
进一步地,步骤C中加入的药材为赶黄草,并且酱香型基酒和赶黄草的重量比为:100:5-10。
进一步地,步骤C中,在向储存两年以上的酱香型基酒中加入赶黄草之前还包括:向储存两年以上的酱香型基酒中加入杨梅;并且酱香型基酒和杨梅的重量比为:1:0.5-1.8。
进一步地,步骤D中,储存的过程中还包括:边加热边通气搅拌;
其中,加热的方法为:每10天使用蒸汽对粗品进行一次0.5-5h的加热处理;并且每一次加热处理中,升温速度控制在10-25℃/h,当酒液温度达到70-80℃后停止加热,再使其自然降至15-30℃。
进一步地,步骤D中的通气搅拌的方法为:
每周分三次对粗品进行共10h的空气搅拌,且相邻两次搅拌的时间间隔为30-80h,每次搅拌时间不低于3h。
进一步地,步骤D中,过滤的方法为:先粗滤,再精滤。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酱香型配制酒,其采用上文所述的酱香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酱香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先通过步骤A和B制得酱香型基酒,再通过步骤C和D制得一种具有新型口味的配制酒—酱香型配制酒,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口味选择,解决了现有配制酒口味单一的问题。
以上方法所制备出的酱香型配制酒经过6名国家级评酒委员、30位省级评酒委员严格的品评测试后,一致认定其具有以下口味和色泽特点:香气幽雅馥郁、略带酱香、口感浓厚、刺激感小、适口度好,晶莹透亮、无沉淀、无悬浮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酱香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文中“%vol”指:乙醇的体积与酒体积的比化为的百分数。
实施例一
一种酱香型配制酒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以高粱为制酒原料,选用小麦大曲,依次经过两次投料,九次反复蒸煮、摊晾、拌曲、堆积,八次入窖发酵,七次取酒;将得到的七个轮次的酒单独存放。
步骤102:将第三轮次至第七轮次的酒进行勾兑,得到20-40%vol的酱香型基酒,再储存两年以上。
步骤103:向储存两年以上的酱香型基酒中加入药材,得到粗品。
步骤104:将粗品依次经过储存、过滤得到酱香型配制酒。
其中,步骤A中的两次投料所指的原料是高粱和小麦大曲(以小麦为原料制成的大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508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