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秸秆发酵羊饲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9854.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晓华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41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菜 秸秆 发酵 饲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菜秸秆发酵羊饲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量可达到5. 79亿吨。其中,油菜、玉米、小麦三大作物秸秆产量达到了 4. 39亿吨,占整个秸秆产量的75. 88%。目前,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性,但秸秆用作饲料数量较少,即使用作饲料也因加工利用不当,使得秸秆的利用率及饲料报酬率低。农作物秸秆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消化率低。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调剂,可用于饲喂家畜。据报道,秸秆经青贮、氨化等方法调治后,每6kg青贮秸秆或4kg氨化秸秆相当于Ikg玉米饲料的营养价值。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秸秆进行加工调剂,广泛用于畜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羊的饲喂,一般采用精粗料分开饲喂的方式,在具体喂养时,存在以下缺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菜秸秆发酵羊饲料的方法。
本发明产品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5-65%的油菜秸秆、10-20%的豆粕、15-25%的麸皮和4-6%其他物质的各组分粉碎后混合,搅拌5分钟后,在50—60℃的温度发酵10分钟,300转/分钟的制粒压力下,压制成直径5mm,长度1-2cm颗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所述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60%的油菜秸秆、15%的豆粕、20%的麸皮、5%其他物质。
所述的5%其他物质为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本发明饲料适用于生长期绵羊的育肥。
本发明为提高产品混合均匀度,避免精粗饲料之间出现分级现象,通过粉碎后制粒增加容重,以此提高产品的混合均匀度;各组分可以按照绵羊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求进行配比混合,有利于控制各种饲料的摄取量、保证采食精粗比适宜而且稳定、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二次制粒,将饲料原料混合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制粒,使之成为均匀的合乎要求的产品。
选30只生长期绵羊进行育肥效果试验,其中试验组15只饲喂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饲料,对照组15只按照精粗料分开饲喂的方式进行饲喂,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结果发现试验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70.4%,饲料利用率提高45%,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选用的粗饲料均为单独饲喂适口性差、价格低廉的当地原料,便于推广应用;
(2)成品饲喂简单、方便 ,不受条件的限制,可操作性强;
(3)使用依据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饲料可以缩短绵羊育肥周期,加快畜群周转速度,改善羊肉的品质,使羔羊从出生到出栏饲养期为120-150天,而传统饲养方式需要1年左右;
(4)应用全混合饲料饲养既适宜于集约化经营又适宜于农户散养,为传统的放牧养羊向舍饲养羊转变奠定了技术基础;
(5)为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地与发展草食动物奠定了物质基础。
实施例1
将60%的油菜秸秆、15%的豆粕、20%的麸皮、5%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粉碎后混合,搅拌5分钟后,在50-55℃的温度下发酵10分钟,300转/分钟的制粒压力下,压制成直径5mm,长度1-2cm颗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实施例2
将55%的油菜秸秆、20%的豆粕、20%的麸皮、5%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粉碎后混合,搅拌5分钟后,在50-55℃的温度下发酵10分钟,300转/分钟的制粒压力下,压制成直径5mm,长度1-2cm颗粒,干燥后即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晓华,未经曹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