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9570.7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丽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丽秋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酸性 气体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酸性气体吸收中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酸性气体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的气体。有些酸性气体对我们人类是有害的,如空气被污染了其中就含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这些气体在下雨天与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的强酸性化学物质,硫酸具有强腐蚀作用,对地面的物体自然就会有腐蚀,这就是酸雨,酸雨特别是对树木的影响最大,可以致死,严重影响人类生存环境,所以全世界特别关注环境,制定许多措施来减少生产污染空气的工厂,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生活。
酸性气体大多产生于化工厂的磺化、硫酸等车间的尾气,也有硝酸车间的尾气等。通常情况下,化工厂采用静电除雾或者尾气吸收装置进行吸收,但是上述的装置成本较高,不易实施。因此大多厂家采用直接排放尾气,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酸性气体吸收效果好的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的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分别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连接混合器的第一入口,混合器的出口连接循环泵的进料口,循环泵的出料口分别 通过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连接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
在上述的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中,所述的混合器为管道式混合器,所述的循环泵为涡轮泵,在混合器和循环泵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酸度计。
在上述的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中,所述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为不锈钢球阀。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实施能连续的吸收酸性气体,且吸收效果好,从而防止酸性气体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储罐11、第二储罐12、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第四阀门24、混合器3、第一入口31、出口32、第二入口33、循环泵4、酸度计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式酸性气体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储罐11和第二储罐12,所述的第一储罐11和第二储罐12分别通过第一阀门21和第二阀门22连接混合器3的第一入口31,混合器3的出口32连接循环泵4的进料口,循环泵4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三阀门23和第四阀门24连接第一储罐11和第二储罐12,所述的混合器3上还设有连接酸性气体管道的第二入口33,通常情况下,酸性气体管道可以是磺化车间的尾气管道、硫酸车间的尾气管道或硝化车间的尾气管道等,在酸性气体管道中通常会有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混合器3为管道式混合器,所述的循环泵4为涡轮泵,在混 合器3和循环泵4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个酸度计5,该酸度计5可以是玻璃球pH计,也可以是电子pH计,其主要作用是检测经过混合器3混合后的液体的pH值,如果pH值小于7,则说明酸性气体未被完全中和,需要更换中和酸性气体的碱液。
第一阀门21、第二阀门22、第三阀门23和第四阀门24为不锈钢球阀,不锈钢球阀不光可以防腐,且开启和关闭非常快捷。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第一储罐11和第二储罐12中加入碱液,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氢氧化钾溶液,通常碱液的pH值应大于13;打开第一阀门21和第三阀门23,关闭第二阀门22和第四阀门24,开启循环泵4,循环泵4将碱液从第一储罐11中抽入到混合器3中,根据流体动力学的原理,碱液在混合器3中流动时,对第二入口33形成负压,从而将连接第二入口33的酸性气体管道中酸性气体自动吸入到混合器3中与碱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后的碱液流入到第一储罐11中循环使用,当酸度计5检测到出口32出来的碱液pH值小于7,优选为pH值小于8时,即可判断为第一储罐11中的碱液已经被酸性气体中和完成,此时,关闭第一阀门21和第三阀门23,打开第二阀门22和第四阀门24,将第二储罐12中的碱液投入到酸吸收循环中,第一储罐11中的液体由于已经中和,基本处于中性,可直接排放,排放后再次加入碱液备用,依次循环可持续对酸性气体进行吸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丽秋,未经金丽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