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530.2 | 申请日: | 2014-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午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午贤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3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绿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茶工艺学的发展和各门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酶技术在茶叶加工尤其是深加工中的应用愈来愈多。以绿茶为原料,采用固定化单宁酶、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等进行复合酶解浸提制备绿茶浓缩液,浸提所得绿茶浓缩液中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都高于常规绿茶浓缩液,且浓缩液开汤后味道浓醇、鲜爽。
现有的绿茶酶解通常是将绿茶加8-12倍的浸提用水在45-55℃的温度下,通过加入复合酶,进行8-20小时的酶解,其中复合酶的加入通常需要先将复合酶进行溶解,然后在搅拌情况下加入到绿茶中,通过对绿茶上时间的酶解后,改善绿茶浸提液的风味。通常情况下,复合酶溶解都是用普通的不锈钢桶或塑料桶通过加入温水进行机械搅拌溶解,溶解后用人工倒入到反应釜中,机械搅拌的方式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搅拌才能溶解,无法快速溶解复合酶,给绿茶的酶解浸提带来一定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机械搅拌但溶解速度快的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包括调配罐和反应釜,所述的调配罐包括上 端具有开口的罐体,所述的罐体上端可拆卸封接有一个盖体机构,所述的盖体机构包括与罐体可拆卸封接的罐盖,所述的罐盖上固设有一根压缩空气管,当罐盖与罐体封接时,所述的压缩空气管延伸到罐体底部,所述的压缩空气管位于罐体内的端部连接有一个环形的圆管,所述的圆管上密布有小孔,所述的罐盖上还设有排气阀;所述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底部设有排料阀,釜体内设有搅拌桨机构,所述的搅拌桨机构包括转动轴及与转动轴连接的搅拌桨,所述的转动轴内具有空腔,转动轴外壁具有连通空腔的小孔,罐体的底部通过进料阀连接釜体后连通输料管,且输料管伸入到转动轴的空腔中,所述的输料管的轴心线与转动轴的轴心线重合。
在上述的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中,所述的圆管内均匀设有若干根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管一端连通圆管,另一端连通压缩空气管。
在上述的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中,在圆管和罐盖之间的压缩空气管上活动连接有一个消泡机构。
在上述的改良型绿茶酶解装置中,所述的消泡机构包括套设在压缩空气管上的具有弹性的橡皮套,所述的橡皮套外侧固设有不锈钢滤网。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调配罐结构简单、制造和使用方便,能快速溶解复合酶,适合用于绿茶酶解。
2、溶解后的复合酶可利用压缩空气直接进入到反应釜内,且能快速分散到茶叶中,从而能加快酶解速度和酶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盖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搅拌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调配罐1、排气阀10、罐体11、进料阀111、盖体机构12、罐盖121、压缩空气管122、圆管123、导流管13、消泡机构14、橡皮套141、不锈钢滤网142、反应釜2、釜体20、排料阀21、搅拌桨机构22、转动轴221、搅拌桨222、空腔223、输料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午贤,未经周午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5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化螟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单侧防风支架及固定阀节能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