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9393.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蒋竹茗;李冬冬;王浩;朱雪峰;赵利娟;张亚琴;陈雪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38 | 分类号: | F24J2/38;F24J2/5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刘艳春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踪 太阳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的太阳灶。
背景技术
太阳灶由于其节能环保、资源丰富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的太阳灶有的需要人工调节光源,不断作出调整,以达最好效果,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有的虽然也能对太阳进行追踪,但或者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易操作,或者过于简陋,效果不理想,阻碍了太阳灶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容易操作,聚光效果好,太阳能利用率高,可自动跟踪太阳的太阳灶。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包括集光板和连接在集光板底部且能够控制集光板转动的主轴,以及能够控制主轴转动的齿轮组件和控制齿轮组件转动的擒纵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蜗轮、与蜗轮配合使用的蜗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所述蜗轮和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斜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和第二斜齿轮组成交错轴;所述第二斜齿轮与所述主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擒纵机构包括擒纵叉、擒纵轮和摆锤;所述摆锤控制擒纵叉摆动,所述擒纵叉拨动擒纵轮转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主轴上还设有凸轮,该凸轮位于集光板底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方案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通过齿轮组件和擒纵机构将太阳灶按照预定方式和时间旋转追踪太阳,因此无需人工手动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太阳能,操作简便,重量轻,节能环保,给太阳灶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的A-A向剖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的擒纵机构结构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的擒纵机构左视图;
其中:1、集光板;2、主轴;3、蜗轮;4、蜗杆;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斜齿轮;8、第二斜齿轮;9、凸轮;10、擒纵叉;11、擒纵轮;12、摆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可自动跟踪太阳灶,包括集光板和连接在集光板1底部且能够控制集光板转动的主轴2,在主轴2上还设有凸轮9,该凸轮9位于集光板1底部,以及能够控制主轴转动的齿轮组件和控制齿轮组件转动的擒纵机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蜗轮3、与蜗轮3配合使用的蜗杆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8;所述蜗轮3和第一齿轮5同轴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6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和第一斜齿轮7同轴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7和第二斜齿轮8组成交错轴;所述第二斜齿轮8与所述主轴2连接;所述擒纵机构包括擒纵叉10、擒纵轮11和摆锤12;所述摆锤12控制擒纵叉10摆动,所述擒纵叉10拨动擒纵轮11转动,擒纵轮11旋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分钟,擒纵轮11转动后带动蜗杆4移动,蜗杆4共有60个齿,旋转一圈需一分钟;蜗杆4将动力传送给蜗轮3,蜗杆旋转一圈,蜗轮旋转一个齿,因此蜗轮旋转一圈需一小时;蜗轮3转动后,与蜗轮3同轴连接的第一齿轮5转动,第一齿轮5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的齿数比为1:6;第二齿轮6转动后,带动与第二齿轮6同轴连接的第一斜齿轮7转动,第一斜齿轮7与第二斜齿轮8组成交错轴,实现了转向改变,并实现1:4减速;最后第二斜齿轮8旋转一圈为24小时,带动主轴旋转一周周期为24小时,以此达到集光板1追踪太阳的目的,在集光板1旋转时,凸轮9会将集光板1抬起,以达到调节仰角的目的,实现对太阳的追踪。
本实施例中的擒纵机构可以替换为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驱动蜗轮蜗杆转动的机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9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直驱式风电变桨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