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芦种苗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8745.2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华;熊康宁;池永宽;张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种苗 繁育 方法 | ||
1.一种类芦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类芦花序部形成的胎生芽为繁殖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芦种苗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步骤包括:
(1)育苗床土准备:选用质地好、肥力高、养分含量全的园田、旱田的土壤;每平方米用土15-20公斤;每平方米用优质腐熟农肥5-10公斤,土肥混合后过筛,混合均匀后装盘;
(2)水分调节:将装好土的育苗盘缓慢放水至饱和,在土壤表面能看到浅浅的水层为准;
(3)胎生芽准备:采摘成熟的胎生芽备用,所述成熟的胎生芽具备明显的根突,具有迅速发育出根系的能力,其幼芽集中培养条件为15-25℃温度条件下充足水分促进根系迅速发育24小时;
(4)扦插:将胎生芽轻轻插入育苗盘,保持跟突和土壤接触,在20-30℃荫蔽条件下培养5-7天,期间保持苗床水分充足;
(5)淘死苗:在培养期间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如果幼苗叶片成水渍状,则表明其已经死亡,及时将其拔除;
(6)炼苗:生根后根系发育7-15天后,幼苗长有2-3对真叶时,将苗床移到室外自然光条件下,同时将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培养3-7天;
(7)大田移植:经过炼苗后,用小铁撬慢慢撬起幼苗,并尽可能基部带一小块土壤,尽量不伤根伤叶,进行逐株移栽,株行距60cm×80cm,在6-8月雨季完成,以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不利于类芦的发育;边撬苗,边移栽,移栽的深度为 3-5cm,及时浇透定根水,成活率达80%以上,其它管理措施同常规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74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