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8404.5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2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陈蓥;宋卫华;李胜;吕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动力 协调 开采 方法 | ||
1.一种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包括:
步骤一、应用矿井动力灾害二级预测软件系统,实现工作面危险性的分单元概率预测;
步骤二、根据不同的危险性临界值将矿井动力灾害区域预测的危险性划分为不同等级,实际开采工作中,巷道掘进或工作面回采进入到不同预测单元时,可预先知道工程所处位置的危险性,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步骤三、根据各预测单元的危险性概率值,在条件适合时首先选择区域性解危措施来解除危险,或采取相应的局部解危措施降低危险程度;
步骤四、在井下工程进展的同时及时对煤岩体状态进行检测,检验解危措施的有效性,根据检验结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于不同的危险等级,采用相应的防治对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井动力灾害二级预测软件系统由网络划分子系统、数据导入子系统、动态计算子系统、矿井动力灾害预测子系统和危险性分级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通过数据接口与AutoCAD实现数据通信,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用以保存煤层厚度、断裂构造、采动应力值、瓦斯压力、瓦斯含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和钻屑量S等工作面参数,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通用文件dwg格式,预测结果可用打印机或绘图仪输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井动力灾害危险性二级预测系统是基于矿井动力灾害发生条件分析和一级预测结果,将采煤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将预测区域划分为若干单元,计算自然状态下矿井动力灾害危险性并与一级预测结果对比分析,选取的影响因素为原岩应力、煤层厚度、瓦斯压力、瓦斯含量、断裂构造等区域性参数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钻屑量S、瓦斯涌出量等工作面参数,通过采动应力计算、残余瓦斯含量计算和保护层开采计算,分析工程活动对对矿井动力灾害危险性的影响,评估保护层开采、瓦斯抽采等措施对矿井动力灾害治理的有效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井动力协调开采方法对于不同的等级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对于等级为Ⅰ级的无危险区,正常检测,可以回采,对于等级为Ⅱ级的威胁区,加强检测,加强局部解危措施,对于等级为Ⅲ级的危险区,加强泄压疏压措施,改进解危措施参数,增加抽采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40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