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8226.6 | 申请日: | 2014-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0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汇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L29/06;H04L29/08;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数据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即时通讯及金融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低龄化人群使用平板的用户群在扩大。在使用过程中,监护人并不能对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同时,一些应用也提供了支付功能。
目前,一些应用使用了二维码显示支付。在需要支付的界面上,提供一个二维码,即同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e Locator,URL)的支付地址,然后,利用微信或者支付宝钱包等工具进行支付。这种支付模式下,URL可能存在恶意地址。如果使用一些没有经过安全认证的扫描软件,就可能打开恶意的地址,从而感染支付手机。这也是目前二维码支付的一个争议点。同时,二维码支付仅仅是解决远程支付,对低龄化人群使用平板的管理能力完全没有体现。
在远程设备管理方面,传统模式采用Web技术,实际上控制侧、被控侧需要不断的进行服务器数据的读取,增加资源消耗。如果应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明显增加耗电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可能打开恶意的地址,从而感染支付移动终端,以及控制侧、被控侧需要不断的进行服务器数据的读取,数据传输量大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端、被控端和服务器,所述控制端、所述被控端分别通过网络以各自的标识登陆所述服务器进行即时通讯,
其中,所述控制端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生成包括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二维码,并以非对称加密的私钥密钥SK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获得第一数据;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通过即时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包括:
数据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
客户端配对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携带的被控端标识进行配对;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控制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携带的被控端标识配对成功,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控端标识对应的所述被控端;
所述被控端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以公开密钥PK解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获得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包括的所述URL保存于系统分区中以便于进行远程管理数据。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远程数据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包括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的二维码,并以秘密密钥SK对所述二维码进行加密,获得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通过即时消息形式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接收所述控制端发送的所述第一数据,将所述控制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携带的被控端标识进行配对;
若所述控制端的标识和所述第一数据携带的被控端标识配对成功,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被控端标识对应的所述被控端;
以公开密钥PK解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数据,获得所述二维码,将所述二维码包括的所述URL保存于系统分区中以便于进行远程管理数据。
本发明,可以达到通过即时通讯技术进行控制端和被控端的数据交互,其中,服务器对控制端和被控端进行配对,并进行打开应用接口的验证,控制了URL恶意地址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远程数据管理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即时通讯系统中,本文中以下服务器均指即时通讯服务器,其设置有网络数据库,并采用WebApp等技术,其中,控制端、被控端为即时通讯客户端,尤其适用于即时通讯移动客户端。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的具体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该远程数据管理的系统包括控制端1、服务器2和被控端3,所述控制端1、所述被控端3分别通过网络以各自的标识登陆所述服务器2进行即时通讯,所述网络包括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
其中,所述控制端1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汇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汇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8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链路由方法及系统、及系统中的设备
- 下一篇:微阻自清除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