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塔冲床旋转模具皮带轮自转模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7196.7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寓;李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7/06 | 分类号: | B21D37/06;F16H3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床 旋转 模具 皮带轮 自转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转塔冲床旋转模具皮带轮自转模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数控转塔冲床加工的产品,其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一些产品的加工仅仅是相对变换了角度的几何形状,这时可以通过在转塔上设置旋转模具的形式来实现,这样就不需要重新装设或增加仅仅只是角度变化的模具。现在旋转模具工位一般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采用离合装置将伺服电机的驱动传递到旋转机构,实现旋转模具的旋转,离合装置脱开前需要将该模位复位到一定的角度,以便下次传动时能准确结合,如果该模位在传动结合前发生了角度偏移,则在离合装置结合时发生报警停机,需要手动复位。并且目前自转模形式的传动方案大都将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分别安装在冲床的上下转盘上使转盘的运转显得笨重,而且由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体积较大,导致相同模位的大转盘的直径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转塔空心轴的空间设置蜗杆蜗轮减速机构,结构更加紧凑,在离合后不需要进行模位复位的转塔冲床旋转模具皮带轮自转模传动机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转塔冲床旋转模具皮带轮自转模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冲床支承板上的皮带轮传动机构,设置在转塔立柱内部的蜗杆蜗轮传动机构,以及设置在上、下转塔上的上、下旋转模具组件;皮带轮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轴带轮、皮带张紧轮、转轴带轮;蜗杆蜗轮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蜗轮轴、蜗轮轴带轮、冲床支承板、电机支承板、张紧轮支承板;旋转模具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上转塔的两个上旋转模座,对称设置在下转塔的两个下旋转模座,以及一个与上旋转模座位置对应的上旋转模离合装置和一个与下旋转模座位置对应的下旋转模离合装置,上旋转模座包括上内模座、上外模座、上内模座带轮、上皮带轮轴、上嵌形圆环、上锲形圆环、上销钉、上压盖;上旋转模离合装置包括上滑动套、上滑键、上滚轮、上斜锲套;下旋转模座包括下内模座、下外模座、下内模座带轮、下皮带轮轴、下嵌形圆环、下销钉、下锲形圆环、下斜锲形圆环,下旋转模离合装置包括下滑动套、下滑键、下滚轮、下斜锲套;伺服电机垂直设置在电机支承板上,电机支承板固定在冲床支承板上,伺服电机的主轴上固连有一个主轴带轮,在电机支承板的靠近上砖塔和下砖塔的两端分别设置张紧轮支承板,张紧轮支承板固定在冲床支承板上;皮带张紧轮设置在张紧轮支承板上;上转塔立柱上端和下砖塔立柱下端分别设置一个转轴,转轴穿过转塔立柱壁,转轴输入端连接有一个转轴带轮,主轴带轮与转轴带轮以及皮带张紧轮处于一个水平面上,通过皮带连接;转轴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蜗轮设置在转塔立柱内部,蜗杆与蜗轮配合;蜗轮固连在蜗轮轴的输入端,蜗轮轴通过轴承固定在转塔立柱内部的支承轴上,蜗轮轴输出端设置有一个蜗轮轴带轮;在旋转模具内模座上设置有内模座带轮,在转塔立柱两侧开有供连接蜗轮轴带轮与旋转模具内模座带轮的皮带穿过的槽,在旋转模具外模座上同样开有可供皮带穿过的槽;通过皮带将蜗轮轴带轮和两侧的内模座带轮连接;上旋转模座的上内模座的上端开有一个环形槽,上锲形圆环套在环形槽上,上锲形圆环的上端靠内一侧有一锥面槽,下端为外锥面;上销钉位于上锲形圆环的下端与环形槽的下端之间,将上锲形圆环与上内模座固定;上锲形圆环下端面与环形槽下端面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上嵌形圆环下端的外锥面与上锲形圆环下端的外锥面配合;上皮带轮轴固连在上嵌形圆环上,上内模座带轮固连在上皮带轮轴上,上压盖压住上锲形圆环,压缩弹簧被压缩,上压盖的下端与外模座通过螺钉连接;上皮带轮轴和上内模座带轮位于内模座外壁和上压盖内壁之间;上旋转模离合装置中上滑动套的内壁对称设置有上滑键,上滑动套套在冲头导向套的下端,上滑键与冲头导向套对应位置的滑槽相配合,上斜锲套的内壁设置上滚轮,上斜锲套套在上滑动套的底端,上滚轮与上滑动套上的周向槽相配合;下旋转模座中下内模座下端有一环形槽,下嵌形圆环套在下内模座环形槽内,下嵌形圆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都为外锥面,下嵌形圆环的下端面靠内一侧有一锥面槽,下销钉位于下嵌形圆环的上端与环形槽的上端之间,将下嵌形圆环与下内模座固定;下嵌形圆环上端面与环形槽上端面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下嵌形圆环上端的外锥面与下锲形圆环上端的外锥面配合;下锲形圆环与下外模座间隙配合,与下皮带轴固定,下内模座带轮通过键固连在下皮带轴上,下嵌形圆环的下端面外锥面与下斜锲形圆环的外锥面配合;下斜锲形圆环与下外模座固定,与下皮带轴间隙配合;下旋转模具离合机构和上旋转模具离合机构结构相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71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轮减振系统内齿盘翻孔模的改进工艺
- 下一篇:数字广播接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