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泊车探头的安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6917.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超峰;肖文;唐学东;丁玲;纪春有;杨华兴;汪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0 | 分类号: | B60R11/00;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泊车 探头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智能辅助系统配件支撑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泊车探头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自动泊车是使汽车自动地寻找并停泊在正确的停车位的一种智能辅助系统。通过探头测量采集汽车自身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换为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实现环境辨别、车位寻找、靠泊车位等功能。随着消费者对整车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出色的造型和优良的性能外,精致的细节设计,如平整的表面、微小的面差等,也逐渐成为整车重要的加分项。
目前安装自动泊车探头的支架结构,通常采用卡接结构,此类支架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见附图1),设计有卡扣和防转装置。安装时从保险杠外侧将支架结构塞入保险杠上的安装孔位,保险杠上的安装孔位设计有对应的卡接结构,支架通过卡扣与保险杠实现卡接固定。此类支架装配后支架的前端面会凸出保险杠表面,对车体美观会有一定影响。凸出的支架和探头,在非碰撞情况下,比较容易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摩擦等状况,对支架或探头的寿命产生影响。而且保险杠上的安装孔位必须设计卡接结构,增加保险杠的设计制造难度和成本。
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支架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自动泊车探头的支架,该支架易于装配又节约成本,不影响保险杠的美观,不必为保险杠上的安装孔位设计卡接结构,同时提高支架和探头寿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泊车探头的安装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双面泡绵胶带;
所述支架本体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包括探头安装孔和贴合面板;
所述探头安装孔包括头部和尾部,分别与探头的头部和尾部相配合;
所述探头安装孔的配合横截面形状与与探头横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探头安装孔尾部的周边上设置有至少双侧卡槽,与探头尾部上对应的双侧卡爪相配合;
所述探头安装孔非卡槽一侧设置有豁口,豁口的截面形状与探头接插头的截面形状相同;
所述贴合面板经过底涂与双面泡绵胶带实现粘性连接。
所述双面泡绵胶带设置有与探头相配合的孔。
所述卡槽所在的端部设置为上窄下宽的梯度结构。
所述探头的头部突出于双面泡绵胶带的表面。
所述探头突出于支架的部分与保险杠上的支架装配孔相配合。
所述贴合面板具有柔性。
所述支架结构通过双面泡绵胶带从保险杠内侧与保险杠实现粘性连接固定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支架安装采用胶黏方式,不需要保险杠上的配合孔设计卡接结构,降低了保险杠的设计复杂性和成本。本发明提供的支架结构从保险杠内侧黏贴在保险杠上,不会对保险杠的外观效果产生影响,有利于整车美观。本发明提供的支架结构不会凸出于保险杠的外表面,有效降低支架结构和探头与外物接触或摩擦的可能性,利于提高使用寿命。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支架结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探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支架与探头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支架结构、探头与保险杠的装配状态图;
图8为图7的前视状态图。
符号说明:
1-支架 1a-头部 1b-梯度结构 1c-卡槽 1d-双面泡绵胶带
1e-贴合面板 1f-豁口 2-探头 2a--卡爪 2b--接插头 3-保险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1至图8所示,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自动泊车探头的支架1,包括支架本体和双面泡绵胶带1d,所述支架本体为一体式注塑成型结构,主要包括与探头配合的探头安装孔和与保险杠配合的贴合面板1e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