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式充磁线圈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6786.8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3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李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5/00 | 分类号: | H01F5/00;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充磁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磁线圈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烧结钕铁硼等永磁体充磁的脉冲式充磁线圈。
背景技术
螺旋线圈是一种常用的永磁体充磁线圈,在使用时往往配合高容量的电容共同使用。线圈与电容并联。充磁前高容量电容被充电饱和或保持一定的电压,充磁时电容瞬间被导通,电容与线圈形成闭合回路,回路内产生瞬间的高电流的直流电,此时在螺旋线圈环绕的空间内产生需要的脉冲充磁磁场。
由于永磁体需要的充磁磁场很高(例如,稀土永磁约2T),螺旋管线圈必须承受非常高的电流值,不可避免的充磁线圈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以应用时,一般螺旋线圈都用铜管制作,在铜管中引入冷却水来降低频繁使用时线圈的温度。因为以上原因,一般工业用充磁线圈都采用大电流,小匝数、铜管冷却的工作模式。
这种线圈很好的解决了工业频繁充磁的需要,其缺点是:1、由于线圈的匝数较少,其内部形成的磁场在端部很不均匀;2、由于线圈的长径比过短,不均匀的端部占整个线圈充磁磁场的空间很大。由于端部的磁场不均匀,在实际使用中往往用过高的电流来满足端部磁场达到被充磁永磁体的饱和磁场,造成大量的电流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脉冲式充磁线圈,来改善充磁线圈的端部磁场,降低充磁时的电流浪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脉冲式充磁线圈,包括有充磁线圈、线圈底板、线圈保护套和上、下导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磁线圈和线圈保护套分别固定在线圈底板上,且充磁线圈围绕在线圈保护套的外部,所述线圈保护套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台阶,所述的上、下导磁板分别对应压置在所述线圈保护套上、下端的环形台阶上,所述的充磁线圈、线圈底板、线圈保护套和上、下导磁板呈圆筒形。
所述的脉冲式充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磁线圈和线圈保护套通过机械或胶合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线圈底板上。
所述的脉冲式充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磁线圈为螺旋铜管线圈。
所述的脉冲式充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保护套和线圈底板的材质分别为非磁材料,所述上、下导磁板的材质分别为软磁材料。
所述的脉冲式充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导磁板与充磁线圈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一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上、下导磁板的设置使充磁时充磁线圈内产生的磁力线在其端部由发散状态改变为收敛状态,线圈保护套上、下端的向内凹陷环形台阶的设置避免了上、下导磁板在磁力的作用下由于相互吸引而对内部磁体撞击产生的破坏,同时,线圈保护套吸收了上、下导磁板在充磁时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从而极大的改善了靠近充磁线圈端部的磁场均匀性,降低了充磁时的电流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导磁板与线圈保护套配合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脉冲式充磁线圈,包括有充磁线圈1、线圈底板2、线圈保护套3和上、下导磁板4、5,充磁线圈1和线圈保护套3分别固定在线圈底板2上,且充磁线圈1围绕在线圈保护套3的外部,线圈保护套3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向内凹陷的环形台阶,上、下导磁板4、5分别对应压置在线圈保护套3上、下端的环形台阶上,充磁线圈1、线圈底板2、线圈保护套3和上、下导磁板4、5呈圆筒形。
本发明中,充磁线圈1和线圈保护套3通过机械或胶合的方式分别固定在线圈底板2上;充磁线圈1为螺旋铜管线圈;线圈保护套3和线圈底板2的材质分别为非磁材料,上、下导磁板4、5的材质分别为软磁材料;上、下导磁板4、5与充磁线圈1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一致。
使用时,首先将上导磁板4打开,将被充磁的永磁体放置于线圈保护套3的空腔内,然后盖上导磁板4,接通充磁线圈1电流,永磁体被充磁。为避免充磁线圈1在充磁时强烈振动,要求上、下导磁板4、5与充磁线圈1的中心位置的距离相一致,且在充磁时,当被充磁的永磁体无法填满整个线圈保护套3的空腔,即与上导磁板4形成有空腔时,要填充其他非导磁材料以压制被充磁的永磁体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瀚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7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卷倾倒装置
- 下一篇:板与板之间快速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