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性能好的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6715.8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梅家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赛华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H01B7/282;H01B7/22;H01B9/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性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主要是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缆。
背景技术:
在水底作业用的电缆或者船只上用的电缆,要保持有良好的信号,这就要求连接设备传输信号的电线电缆的防水性能好,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能,现有使用的电缆内密封结构层单一,防水密封性能较差。
现有电缆所用的绝缘层、护套层材料存在强度低、易撕裂,不阻燃,使用寿命短的缺点,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缆,其结构内增设有多层次的密封防水结构,使得电缆整体的密封性能好。本发明所用的内护套层材料强度高,阻燃,使用寿命长,搞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缆,包括有多个铜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铜导线外分别依次包覆有丁腈橡胶绝缘层和塑料薄膜绕包构成的绕包层,所述多根导线的塑料薄膜绕包构成的绕包层外共同包覆有纤维丝编织隔离层,所述的纤维丝编织隔离层内填充有密封胶,所述的纤维丝编织隔离层外包覆有高阻燃纤维带重叠绕包构成的内衬层,所述高阻燃纤维带重叠绕包构成的内衬层外依次包覆有内护套层、铜带屏蔽层、钢丝绞合成束构成的钢丝铠装层及硅橡胶外护套层;所述的内护套层与铜带屏蔽层之间增设有阻水缓冲层,在钢丝绞合成束构成的钢丝铠装层及硅橡胶外护套层之间填充有阻水纱填充层。
所述的内护套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SG-3聚氯乙烯100-110、三元乙丙橡胶30-40、碳酸钙3-5、硫酸钙5-10、4-4’-二硫化二吗啉1-2、氢化蓖麻油2-3、抗氧剂264 1-2、抗氧剂1076 0.3-0.6、己二酸丙二醇聚酯3-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4、纳米铝矾土1-2、玉石粉1-2、改性金刚石粉50-70;
改性金刚石粉的制备方法是将金刚石粉于600-650℃下煅烧1-2小时,取出冷却后,用浓度为12-18%的盐酸中边搅拌边泡2-3小时后,再过滤,用去离子水洗净,烘干,相当于金刚石粉重量1-2%的硅烷偶联剂A-171,、1-2%的铝酸酯偶联剂DL-411-A、1-2%的邻苯二甲酸二正壬酯、3-6%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混匀后,在50-60℃下搅拌30-40分钟后,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得。
所述的内护套层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取SG-3聚氯乙烯、硫酸钙、氢化蓖麻油、己二酸丙二醇聚酯按重量份混匀,于捏合机中140-158℃下捏合7-9分钟后,取出冷却;
(2)将步骤(1)所得冷却后的物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匀,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造粒,得到成品。
本发明电缆的结构层次内有塑料薄膜绕包构成的绕包层、纤维丝编织隔离层、阻水缓冲层及填充的阻水纱填充层和密封胶,多层次的密封结构性能好。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内增设有多层次的密封防水结构,使得电缆整体的密封性能好。本发明所用的内护套层材料强度高,阻燃,使用寿命长,搞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密封性能好的电缆,包括有多个铜导线1,所述多根铜导线1外分别依次包覆有丁腈橡胶绝缘层2和塑料薄膜绕包构成的绕包层3,所述多根导线的塑料薄膜绕包构成的绕包层3外共同包覆有纤维丝编织隔离层4,所述的纤维丝编织隔离层4内填充有密封胶5,所述的纤维丝编织隔离层4外包覆有高阻燃纤维带重叠绕包构成的内衬层6,所述高阻燃纤维带重叠绕包构成的内衬层6外依次包覆有内护套层7、铜带屏蔽层8、钢丝绞合成束构成的钢丝铠装层9及硅橡胶外护套层10;所述的内护套层7与铜带屏蔽层8之间增设有阻水缓冲层11,在钢丝绞合成束构成的钢丝铠装层9及硅橡胶外护套层10之间填充有阻水纱填充层12。
内护套层7其是由下述重量kg的原料制得:SG-3聚氯乙烯110、三元乙丙橡胶40、碳酸钙5、硫酸钙10、4-4’-二硫化二吗啉2、氢化蓖麻油3、抗氧剂264 2、抗氧剂1076 0.6、己二酸丙二醇聚酯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纳米铝矾土2、玉石粉2、改性金刚石粉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赛华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赛华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6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