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流型风屏障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5984.2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8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余江;邓春霞;潘玮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江;邓春霞;潘玮斌 |
主分类号: | E01F7/02 | 分类号: | E01F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屏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用于公路、铁路道桥的导流型风屏障。
背景技术
较大的风荷载对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铁路线上行驶的列车的安全都会构成一定的威胁;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声屏障在公路、铁路道桥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声屏障自身的抗风能力已引起高度重视。在公路、铁路桥梁上安装风屏障、声屏障,能改善桥上行车条件,但对桥梁的气动特性、结构的抗风能力均有一定的影响,对大跨度桥梁,特别是跨海的千米及千米以上大跨度桥来说,这些不利影响会更加突出。
工程实例表明,常规声屏障在风荷载较小的地区,其自身的抗风能力是足够的;常规风屏障、声屏障对中、小跨度的桥梁是安全的。对于建在山口峡谷地区,以及近海等气流变化剧烈区域,常规风屏障、声屏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必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开发研制出能在改善行车条件,提高道桥周边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高风屏障、声屏障自身的抗风能力,降低风阻;改善桥梁的气动特性,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风能力的新型风屏障及声屏障抗风套件,应对道桥所处区域复杂多变的气流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在改善行车条件,提高自身抗风能力,降低风阻;能改善桥梁的气动特性,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风能力的导流型风屏障。
本发明的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导流型风屏障,由两立柱及其上下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构成风屏障支架,组成一个风屏障单元,其特征在于导流型风屏障的立柱轴线与铅垂线间有1°~45°的顷角,屏障支架内布置有多行横向风屏障条及多列竖向风屏障条;多行横向风屏障条与多列竖向风屏障条在迎风侧平顺联接,构成一个整体风障面;竖向风屏障条在上横梁、下横梁之间保持连续、等宽;竖向 风屏障条与铅垂线间有1°~45°的顷角。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导流型风屏障既有常规风屏障挡风的作用,又具备疏导气流的功能。采用“阻”“疏”相结合的办法,可有效减少气流对行车的影响,提高风屏障自身的抗风能力。在桥梁结构上应用时,能改善桥梁结构的气动特性,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风能力。
将本发明的导流风屏障条、上前横梁和中前横梁可作为套件,加装在已有的声屏障、风屏障的迎风侧,能降低风屏障、声屏障的阻力,提高风屏障、声屏障结构的自身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上、中横梁的风屏障结构轴视图,
图2为整体上、中横梁的风屏障横截面图,
图3为组合上、中横梁的风屏障结构轴视图,
图4为组合上、中横梁的风屏障横截面图,
图5a、b、c为导流型风屏障上、中前横梁横截面图,
图6a、b、c竖向风屏障条截段结构示意图,
图7为横向、竖向风屏障条所组成的图案,
图8a、b、c、d、e、f为导流风屏障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导流型风屏障桥梁上常规安装示意图,
图10为导流型风屏障桥梁上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4、6,本发明由一个或多个风屏障单元构成,每两立柱2及其上下的上横梁3和下横梁5构成一个风屏障单元,立柱2及其上下的上横梁3和下横梁5构成导流型风屏障1的屏障支架。立柱2轴线在沿高度方向由多段直线、弧线或折线构成,使立柱2轴线与铅垂线间有1°-45°的顷角。为加强风屏障支架的整体性,可在上横梁3和下横梁5之间增设中横梁4。
上横梁3和中横梁4有整体和组合两种构造形式。上横梁3和中横梁4为整体构造时,上横梁有过风孔6,过风孔的布置位置与竖向风屏障条12的安装位置相对应,如图1、2所示。上横梁3和中横梁4为组合构造时,上横梁由上前横梁7和上后横梁8组成,上前横梁7和上后横梁8间有间距;中横梁4由中前 横梁9和中后横梁10组成,中前横梁和中后横梁间有间距,如图3、4所示。上前横梁7和中前横梁9的横截面为枣核形,两端为尖角或圆倒角,与水平面有1°-70°的顷角,如图5a、5b、5c所示。
屏障支架有多行横向风屏障条11及多列竖向风屏障条12,横向风屏障条11与多列竖向风屏障条12的横截面可为矩形、三角形、半圆或半椭圆。多行横向风屏障条11与多列竖向风屏障条12在迎风侧平顺联接,构成一个整体风障面13,每一个风屏障单元可由单个或多个平行的整体风障面1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江;邓春霞;潘玮斌,未经余江;邓春霞;潘玮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烟气膜法聚尘脱硫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离子光解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