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型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5975.3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小雄;孙经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8 | 分类号: | C09K5/18;A61F7/03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发热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发热体。
背景技术
自发热体,是保暖贴(俗称“暖贴”、“暖宝宝”、“一贴热”、“暖宝贝”等)是用于人体保暖的产品关键材料,它的基本原理是:将铁粉、炭粉、蛭石、树脂、盐等以适当比例的配方混合做成发热体,将其装入用多微孔性透氧膜覆无纺布做成的袋子中,外用隔氧的塑料外袋包装。使用时,撕开塑料外袋,无纺布内袋接触空气后,氧气从无纺布的微孔进入,并与铁粉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热量,达到保暖功效。目前市场上保暖贴产品发热温度一般为40℃~65℃,维持时间10小时左右。
现有产品存在几点显著不足:(1)发热体太厚,体积大,用于人体保暖时很不美观;(2)是袋装粉末状物质,很容易因破损造成漏料,从而造成对人体或衣物的污染损伤;(3)发热温度不稳定,有时会引起烫伤感就是容易引起低温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片型自发热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薄片型自发热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优选的,薄片型自发热体,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所述薄片型自发热体的厚度为1mm-4mm;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量为1×106~3×108;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原胶、阿拉伯胶或羧甲基纤维素(CMC),工业盐,NP-4和水在常温下混合,获得糊状物,静置10小时;
水的加入重量为黄原胶、阿拉伯胶或羧甲基纤维素重量的10-15倍;
常温下,加入铁粉、活性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搅拌混合,压制成片状或需要的立体形状,再在大于720托真空度下,180℃干燥1.5小时,即可获得所述的薄片型自发热体。
配方量的水在使用时加入。
本发明是这样使用的:
加入配方量的水后,装入用多微孔性透氧膜覆无纺布做成的袋子中后称“内袋”,外用隔氧的塑料外袋包装。使用时,撕开塑料外袋,无纺布内袋接触空气后,氧气从无纺布的微孔进入,,从而产生热量,达到保暖功效。
本发明新的原料配方产生化学反应热,大大改进了自发热体的发热温度稳定性;与此同时,用较少原料达到同样时间,从而解决了不需厚重发热体;通过特别工艺做成薄片状发热体,从而更美观、无漏料问题、更安全。本发明技术做成的薄片型发热体,超薄、易于造型、发热稳定、无漏料、更安全环保,可广泛应用于人体保暖贴、医用手术保暖垫、医疗保健用贴剂加热保温、女性经期缓解痛经贴、乳房保健、腰椎劲椎病医疗保健、仪器仪表及数码产品便携式加热保暖等许多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注意,实施例需要采用单点数值。
实施例1
配方:
所述薄片型自发热体的厚度为1mm;宽100mm长100mm
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分子量为1×106;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黄原胶、工业盐,NP-4和在常温下混合,获得糊状物,静置10小时;水的加入重量为黄原胶重量10倍;
常温下,加入铁粉、活性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搅拌混合,压制成片状,再在720托真空度下,180℃干燥1.5小时,即可获得所述的薄片型自发热体。配方量的水在使用时加入。
使用方法:加入配方量的水后,装入用多微孔性透氧膜覆无纺布做成的袋子中,外用隔氧的塑料外袋包装。使用时,撕开塑料外袋,无纺布内袋接触空气后,氧气从无纺布的微孔进入,并与铁粉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热量,达到保暖功效。采用下面所述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持续发热时间 35min,平均温度,4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暖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9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 下一篇:树脂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