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45573.3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俞平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付博宇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熔焊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热熔焊柱固连两块相嵌套塑胶板的过程中使用的支撑结构,可广泛应用于塑胶材质板件的不可拆卸连接。
背景技术
热熔焊柱是一种在塑胶件固连装配中广泛应用的配合结构,作为一种排布于产品B面(内侧结构面)的支撑件,设计过程中对其强度及装配稳定性均给予严格要求。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支撑结构是在嵌板翻边4上固接一圆柱管4a,基板上固接的热熔焊柱从该圆柱管中穿出实施热熔焊接。该支撑结构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由于翻边的底面为一曲率变化的斜面,仅能与焊柱加强筋的顶面部分贴合,导致二者之间的接触面不大,因此该结构与热熔焊柱的配合稳定性差,震动状态下部件间的摩擦噪音较大,二是该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低,三是该结构的装配适应性较差,不能与外形曲率幅度变化较大的产品很好的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与热熔焊柱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二者间配合的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与配合件翻边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平台、固设在支撑平台上的柱台和加强筋组成,
所述支撑平台由连接为一体的直伸段和外延段组成,所述直伸段固定连接在配合件翻边前端的下沿并向下延伸,所述外延段固接在直伸段的下端边缘并向外延伸,外延段的上、下表面与翻边曲面边缘的切矢方向相平行,
所述柱台固设在支撑平台外延段的中心,所述柱台包括固接在外延段上表面的圆柱壁及连接在圆柱壁上的上盖,所述圆柱壁和上盖形成空腔结构,所述上盖的中心具有一圆孔,所述上盖的下表面与圆柱壁所围成的圆柱轴线相垂直,
所述加强筋固接在外延段上表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加强筋从支撑平台外延段的前端延伸到配合件外观面,并与支撑平台直伸段、配合件翻边的下表面以及配合件外观面相连接。
为确保焊接的可操作性,便于焊枪头部进取,所述支撑平台外延段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或等于25mm。
为了符合开模及装配限位要求,所述柱台的凸起高度的最小值大于或等于0.5mm。
为了提高支撑平台的抗压强度,所述加强筋连接在支撑平台上的部分以及加强筋连接在翻边下表面的部分的厚度为1.5~2mm,同时为防止因堆料过厚在外观表面产生缩印,加强筋连接在配合件外观面部分的厚度为0.8~1.2mm。
根据材料及工艺要求,所示支撑平台的厚度为1.5~2.5mm。
本发明的原理和有益效果是,支撑结构的支撑平台外延段上、下平面与翻边曲面边缘切矢方向平行,可在翻边斜率过大情况下减小其与基板间距,避免干涉;柱台是与热熔焊柱相配合的部分,装配时,焊柱从柱台上盖的圆孔中穿出,由于上盖的下表面与圆柱壁所围成的圆柱轴线相垂直(即上盖的下表面与脱模方向垂直),可实现装配过程中柱台与焊柱加强筋顶面水平接触,相比直接以翻边斜面抵靠的传统方法,可增大有效接触面积,提升配合稳定性,消除震动状况下部件间的摩擦噪音。加强筋结构能够提高支撑平台的抗压强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现有技术的基板上焊柱与翻边的直接接触变为通过支撑结构与焊柱连接,增大了焊柱与支撑结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而且与外形曲率幅度变化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装配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支撑结构与热熔焊柱的装配剖切图。
图2为现有技术支撑结构与热熔焊柱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与热熔焊柱的装配图。
图6为本发明与热熔焊柱结合的剖视图。
图7为是本发明中柱台,焊柱配合剖切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与热熔焊柱结合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应用状态图,图中A处为本发明的应用位置。
图10是本发明中加强筋的俯视图。
图11是沿图10中A-A处的剖切视图。图中5是基板。
图12是本发明中加强筋的正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套装在热熔焊柱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3至图8所示,一种塑胶件热熔焊柱支撑结构,与配合件翻边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由支撑平台1、固设在支撑平台上的柱台2和加强筋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5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油净化装置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心传动刮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