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发固发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44688.0 | 申请日: | 2014-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3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汪胜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胜彪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19;A61K8/25;A61K8/34;A61Q5/02;A61Q7/00 |
代理公司: | 南昌佳诚专利事务所 36117 | 代理人: | 闵蓉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吉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发 洗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毛发护理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洗发露,其可以达到生发固发的作用,该洗发露尤其对脂溢性脱发有效。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外敷生发固发制剂,不同制剂成分各异,但促进血液循环是其共同的目的。
200680017816.9涉及一种毛发护理制剂,所述毛发护理制剂含有核蛋白和/或DNA或RNA的酶或水解产物、由该分解产物分离出的脱氧寡核苷酸、脱氧单核苷酸、寡肽、寡核苷酸、单核苷酸,或者选自上述分解产物或化合物中的至少2 种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该案的有效成分可以达到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的目的。201210086163.7的生发剂,包括:兰花25~35份、石斛15~25份、何首乌5~10份、姜3~5份、当归10~20份、黄芪5~10份、侧柏叶15~20份、人参1~3份、川芎2~5份、三七1~3份、薄荷5~10份。薄荷和姜有利于血液循环。200910312096.4等也公开了薄荷在生发剂中的作用。辣椒提取物有助于活血,有些生发剂将辣椒、生姜以及冰片混合使用,例如201110021249.7、201010246552.2以及201010147547.6。
脂溢性脱发是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脱发,其症状为患者头皮脂肪过量溢出,常伴有头屑增多,头皮油腻,瘙痒明显。患者皮肤中有些成份如油酸、亚油酸、角鲨烯等过量时对毛囊有毒性作用,导致毛皮中毒、枯萎、 脱落。实验表明,将含有这些成份的油脂涂到动物皮毛上就会引起皮毛的大量脱落。现有技术仅以促进血液循环的方式来生发,无法根本上解决头皮脂肪堵塞毛孔的问题,故生发固发能力有限。
鉴于此,有必要改进一下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生发固发洗发露及其制备方法,其可以吸附皮肤上的油脂类物质,保持毛囊通畅,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进而达到生发固发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构造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生发固发洗发露,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竹炭粉0.1~0.3%、硅粉0.5~2%、核桃粉0.2~0.4%、珠光片0~3%、血液循环促进剂1~2%、表面活性剂15~25%、增稠剂0.01~0.5%、抗氧化剂0.05~0.2%、保湿剂2~5%、稳泡剂0~3%、发泡剂5~10%、螯合剂0.01~0.5%、抗敏剂0.01~0.2%、中和剂0~8%、防腐剂0.01~0.5%、香精0~0.5%以及余量的水。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所述血液循环促进剂由薄荷醇、冰片、生姜以及辣椒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血液循环促进剂由薄荷醇0.2~0.5份、冰片0.01~0.2份、生姜和辣椒0~3份组成。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15份、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8份、十二烷基葡萄糖苷1~5份。其中,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温和表面活性剂,温和去污作用。十二烷基葡萄糖苷为植物来源表面活性剂,温和去污。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发泡剂由椰油酰胺丙基羟磺甜菜碱0~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0份组成。该发泡剂可以减小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增稠剂可以采用甲基葡萄糖苷二油酸酯。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抗氧化剂可以采用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保湿剂可以采用甘油。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稳泡剂可以采用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防腐剂可以采用甲基氯异噻唑啉酮和/或甲基异噻唑啉酮。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中和剂可以采用浓度为99%的三乙醇胺。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抗敏剂可以采用尿囊素。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螯合剂可以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在本发明的生发固发洗发露中,珠光片可以是常用于洗发产品的珠光原料,其可以含有硬脂酸乙二醇双酯和硬脂酸乙二醇单酯。
一种生发固发洗发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珠光片、增稠剂、抗氧化剂、保湿剂以及稳泡剂加热至75~78℃,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油相原料;
将发泡剂、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加入油相原料,混合均匀,保持温度75~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胜彪,未经汪胜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