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枝皮芯分离成粒联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44091.6 | 申请日: | 2014-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8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平;方佳;程明;李乔兰;谭天富;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07B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枝 分离 联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枝条加工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桑枝皮芯分离成粒联合机。
背景技术
桑树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桑树每一季桑叶收获之后,为了保持桑树和土地的养分,都要对桑树进行夏伐、冬整,每年剪枝2次。资料显示,每亩桑田的废弃桑枝可剥取鲜桑皮约700kg,用以制备桑皮纤维。而剥皮后的桑枝芯杆可以用作造纸、优质家具板、高强度复合地板的原料,以及食用菌的培养基等。现有的桑枝剥皮方法或采用人工剥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剥皮质量差;或采用现有机械剥皮,因其结构设计缺陷对桑皮损坏较大,桑枝条过度破碎,皮与桑枝碎屑不易分离,纤维损伤大。并且现有机械大都不具备桑枝取皮和芯杆成粒一步进行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完成桑枝取皮和芯杆成粒功能的一体化联合机,只需人工喂入桑枝原料即可,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产品(桑皮、桑枝粒料)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了原料和人工成本。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桑枝皮芯分离成粒联合机,包括皮芯分离装置与桑枝成粒装置,所述皮芯分离装置与桑枝成粒装置之间设有转移罗拉。
进一步地,所述皮芯分离装置包括剥皮装置以及位于剥皮装置出口处下方的原皮仓,所述桑枝成粒装置包括截断装置,以及截断装置出口处设置的成粒仓,所述截断装置包括上部的截断罗拉,以及下部的与截断罗拉相匹配的光面罗拉,所述成粒仓内部设有成粒打手。
进一步地,所述剥皮装置包括两组螺旋罗拉,每组上、下螺旋罗拉外圆表面分别设有螺距为8—10 mm,螺旋角为20°的左、右旋向的螺纹齿,第一组上下罗拉常态间距为5—8mm,第二组上下罗拉常态间距为4—5mm。
进一步地,所述截断罗拉表面设有轴向加工齿高为4—6mm、齿间距6—10mm的三角形直齿,所述光面罗拉设有横向位移装置,位移距离3—5 mm,所述截断罗拉与光面罗拉常态间距为1~2mm。
进一步地,所述剥皮装置入口处设有送料槽,且剥皮装置出口,且在原皮仓上部设有归料槽,归料槽上部设有振动器,且归料槽出口处下方,原皮仓的上方设有牵引罗拉。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罗拉位于截断装置入口处,截断装置与成粒仓之间还连接有导料槽,导料槽上部,截断罗拉一侧设有防粘清洁器,导料槽上部还设有喂料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1)皮、芯分离质量好,分离率可达90%以上。并且,分离的桑皮形态较完整,其纤维损伤小、含木屑等杂质少;制成的芯杆粒料颗粒大小较均匀,灰分、大颗粒材料少,可同时满足利用桑皮提取纺织纤维和利用芯杆制作纤维板材及造纸等原料的使用要求;
(2)机械连续化程度高,本设备除桑枝由人工喂入外,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产品传输、桑枝皮芯分离、桑皮收集、芯杆成粒与收集以及工序间的衔接均由设备自动完成,产品质量稳定,用工少,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送料槽;2—剥皮装置;3—归料槽;4—牵引罗拉;5—振动器;6—原皮仓;7—转移罗拉;8—截断罗拉;9—光面罗拉;10—防粘清洁器;11—喂料器;12—导料槽;13—成粒打手;14—成粒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144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 下一篇:热敏感标签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